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筑巢引凤 广聚贤才

2014-12-16 00:00:00    作者:夏林锋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以来全市人才工作综述

一树繁花,锦绣邮城。砥砺奋进的邮城,风起帆扬,千舟竞发;矢志发展的邮城,鸿儒毕至,英才咸集。

回眸2014年全市人才工作,我们欣喜地发现,我市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培育载体人尽其才,人才工作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绚丽的华章。

   

政策为要,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今年的5月18日。

在当天市委、市政府举行的“秦邮人才集聚”暨“百名专家高邮行”活动中,我市对包括国家、省、市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事业单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企业单位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0类在邮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的高层次人才发放“秦邮人才卡”。

小小人才卡,作用有多大?“持‘秦邮人才卡’者,可享受市内一系列优质集成服务,包括存取款便捷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人事社保服务、交通旅游服务、子女入学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我市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出台的人才激励政策。

吸引人才,政策为要。今年,我市贯彻落实扬州市“人才政策落实推进年”活动要求,谋划出台了《高邮市金融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实施办法》《高邮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办法》《秦邮英才培育计划》《高邮市高层次人才“秦邮人才卡”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人才激励政策,最大程度满足各类人才核心需求和基本需求,构建了一套工作领域全面覆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领、各支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相互支持、较为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产生了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今年我市共引进112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千人计划”专家8名,双创人才45名,博士人才59名。大量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为邮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求贤若渴,踏遍青山访英才

为引得更多“凤凰”来栖,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深入开展“百家企业进高校”“百名专家高邮行”等活动,踏遍青山绿水,遍访英才贤才。

今年3月2日至4日,我市组织企业负责人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武汉理工大学,达成人才引进、项目开发合作意向6个,引进创业领军人才3名。

4月19日至2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孙建年率队赴湖南大学访问,与湖南大学材料学院签署校地“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合作协议。

4月22日至24日,9名日本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应邀来邮,深入企业考察、洽谈,卫星卷烟公司与日本居野家博士、根来博士就新型过滤材料研发达成合作协议。

5月18日,举办“2014高邮市‘秦邮人才集聚’推进年暨‘百名专家高邮行’”活动,发放了“秦邮人才卡”。

10月26日,举办“‘秦邮人才集聚’推进年集中签约”活动,检验人才引进工作成效,进一步深化人才与企业合作。

……

人才蔚则事业兴。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一条条合作互助协议,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的人才资源。今年以来,先后有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与我市签订校企、校地人才引进协议,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近百个,新聘5名高邮招才引智联络员和2名省企业特聘“科技副总”,解决了产业创新发展所急需的科技、管理人才。

此外,我市的人才工作模式亦从单一的人才引进、项目合作,扩展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今年,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分别与市政府签订校地全面合作协议,搭建公共服务平台2个,深化了我市与国内相关高校院所在人才科技方面的合作,丰富了合作形式和内容。

群贤毕至,共谱中国梦高邮新篇章

迅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优秀员工米志勇一家今年终于团圆了。在市委人才办的积极帮助下,米志勇的爱人落户邮城,小孩也从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小学转入我市秦邮实验小学,一家人再也不用分居两地,米志勇也能安心在此扎根了。

像米志勇这样的例子在邮城还有很多。为了让更多“凤凰”栖息安居,我市广栽“梧桐树”,先后帮助解决了扬州英斯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赵玉鑫博士、江苏华富储能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黄毅博士子女入学问题;为宋巍等7名“绿扬金凤计划”领军人才及陶明等7名“扬州英才培育计划”培育对象发放“绿色通道”健康保健服务专用证;为61名引进及本土高层次人才发放“秦邮人才卡”;为挂职的教授博士拨付交通补贴46万元……

我市在甘当服务员,爱才惜才,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的同时,加快了育才的步伐。今年,我市牵头组织举办企业经营骨干人才等系列培训班,推荐各类人才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班。为尽快让新一批“科技镇长团”成员适应角色,融入邮城,我市组织新团员赴科技局、经信委以及重点企业调研学习,听取各单位在科技、人才、产业特色等方面情况介绍,并遴选14名大学生村官为“科技镇长团”秘书,协助其开展工作。

“木茂鸟集,水深鱼聚”。发展中的高邮,筑巢引凤;崛起中的高邮,求贤若渴;腾飞中的高邮,群贤毕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