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2013年初,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一盘棋的战略出发,出台了《关于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参照享受苏北县(市)发展政策,以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细细盘点一年来发生的变化,我市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绩单”: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个;菱塘、三垛、临泽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已成为助推我市在沿河地区率先崛起的新引擎。
省委、省政府政策意见实施后,一份份“政策红利”让我市的民生幸福指数不断跃升。今年,我市财政民生类支出达31.2亿元,其中省级各类转移支付9.92亿元,占31.8%,每年新增财力85%以上均用于民生投入。据了解,今年我市已获得省级资金19.7亿元。
今年,我市在省水利厅、住建厅、文化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8亿多元实施了清水活水、古城保护、棚户区改造等工程,综合连片治理了城区河道6条,扩建了盂城驿,打造了城南历史街区和市河文化休闲一条街。同时,还投入5.3亿元完成了区域供水工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将动工的连淮扬镇铁路将穿越我市,并在我市设高邮、界首两个站点;今年9月28日,贯穿我市的新淮江公路全线通车,将我市和沿江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成一片。高速、机场、新淮江公路、高铁为我市招商引资增添砝码。另外,近两年来,我市还向上争取15个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上级资金2.65亿元;向上争取3个交通工程项目,获上级资金5.5亿元……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激励下,我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三化互动”中不断唱出“高邮好声音”。
在省市两级的支持下,我市电池工业园正式获批省级高性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有10多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入驻。同时,我市还积极引进央企和国外新医药技术:湖西新区与央企中航百慕新材料股份公司合作,投资10亿元研制金属复合涂层材料项目;一洋制药投资1亿元实施CMP改造项目,引进抗白血病新药技术,将新增销售2.5亿元,利税8000万元。与此同时,在省“一事二议”政策的帮助下,总投资50亿元的国信燃气热电项目落实了气源指标。另外,我市民营经济同样活力四射,润华电缆、德运塑业等民企先后登陆“新三板”;华富储能和传艺公司将在明年报会,准备在主板上市;秦邮特种金属材料公司今年已实现开票销售60多亿;华翔有色金属材料公司已实现税收1亿多元。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我市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坚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近两年来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0.2万亩,且每个乡镇都建有高效农业园区,打造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升级版”。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市以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速城镇化进程,构建了以城区为主导,菱塘、三垛、临泽3个全国重点镇为支撑,一般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点的城镇化发展新体系。近年来,全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5.9亿元,其中重点中心镇投入占2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