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继市消防大队新大楼投入运行后,利用公安水警大队执勤楼改建的城区消防站前不久也投入运行,该站的建设为城区消防安上了“双保险”,为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近年来,我市把夯实消防安全基础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每年都定向投入一定的消防经费,全力保障全市消防工作的开展。新建的消防大队执勤地与城区距离较远,为缩短救灾距离,市政府拨付40多万元专项经费对原公安水警大队执勤楼进行改造配备,建成城区消防站。同时,为缓解城南和东片乡镇的消防压力,市政府又投入专项资金,计划分别在高邮镇周庄和三垛镇各建消防站一座,目前,周庄消防站已进入环评阶段,三垛消防站进入征地阶段。另外,市政府还拨付专款通过招标程序新购了7.5吨水罐消防车和1.5吨水罐消防车各一辆,目前已投入运用。此外,还安装补齐了106个消防栓。据了解,去年我市定向投入消防经费近300万元。
为健全消防安全防控网络,实现消防安全基层全覆盖,我市创新推行“网格化”和“户籍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全市以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元划分“大网格”,以228个行政村和社区为单元划分“中网格”,以2337个楼栋、重点单位为单元划分“小网格”,并落实好每个“网格”的消防管理员、成立消防监管工作站、建立消防志愿者服务队,采取日查和夜巡的方式,对火灾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全市128家重点防火单位都建立了“户籍化”管理档案,实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等3项报告备案制度。因消防工作基础扎实、措施落实、工作坚实,去年我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和有影响的火灾,火灾形势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