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30 00:00:00 作者:杨龙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新常态下如何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引才并举的目标。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招商年”活动方案,这标志着我市新一轮招商再掀热潮。
据了解,本年度招商将突出“三重”“三专”和“三特”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商务局局长张锋介绍说,“三重”就是要锁定重点区域深耕,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为招商主战场,兼顾珠三角、京津等民资外资密集区,大力推行定区域、定产业、定企业、定载体、定责任人的“五定”网格式定向招商;锁定重点产业细化,重点围绕我市“四基三新二现”产业,专业包装50个以上产业高端、补链扩链、提质扩产的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基地型、旗舰型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特色产业集群;锁定重点企业紧盯,加强对目标企业的跟踪,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的投资动态,加强沟通、强化服务、促进投资。
为切实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我市将着力推进“三专”招商。即加强专业招商,通过优化专职招商团队,进一步提升6个投促分局运行质态和招商成效;务实开展专题招商,重点组织好“双黄鸭蛋节”“烟花三月节”“邮文化节”等专题招商活动;高效组织专项招商,积极开展一对一专项招商活动,围绕重点产业及包装推介的重点项目,制订专门的招商方案,并落实专人跟踪对接。
为放大招商引资的优势,招引更多的“高大上”项目落户我市。今年,我市还将着力推进“三特”招商。即,放大特色招牌招商,进一步放大“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种电缆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省高性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等金字招牌的效应,以品牌特色招商、以品牌彰显优势;打造特色载体招商,围绕三大园区及乡镇特色园区积极打造省级生态园、省级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园,主动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做优特色服务招商,着力营造法制化、国际化、标准化的投资环境,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强化投资项目后续服务,以优质的软环境,招引优质的硬项目。
据张锋介绍,通过“三重”“三专”“三特”招商,今年,全市将新签亿元以上民资合同项目70个以上,其中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项目1到2个;全年协议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全面完成扬州下达目标任务、域外民资注册资本实际到账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