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秦邮英才培育计划”培育目标是什么?培育措施有哪些?刚“出炉”的《高邮市“秦邮英才培育计划”培育对象培育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集中培训、行业交流、资质提升等培育措施,实现培育对象学历学位提升、职称等级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和社会贡献提升。
据了解,为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支持我市基本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型产业等经济发展领域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和工程硕士人才,从2014年起,我市启动实施了“秦邮英才培育计划”。近期,又出台《方案》,以实现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根据《方案》,市委人才办每年要牵头组织举办一次以上“秦邮英才”专题培训班,加强相关人才科技政策、专业(行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升人才政策理论水平。各主管部门积极推荐培育对象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或产学研活动,加强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提升人才眼界视野。由市委人才办牵头,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帮助联系相关办学机构,为培育对象提供学历学位、职称、技能等提升渠道,提升人才资质水平。优先推荐培育对象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或项目,高邮市级课题或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
《方案》明确,培育期满,培育对象要达到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学位(企业工程硕士人才要取得硕士学位),实现学历学位提升;培育期满副高职称(或技师)以下的人才职称(或技能)等级提高一级,实现职称等级提升;通过培育,达到下列目标之一:即,有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成果或获批课题(项目)立项或获学术(科技创新)奖励,实现创新能力提升;个人主持或参与的工作获扬州市级以上表彰等,实现社会贡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