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6 00:00:00 作者:夏林锋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针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连日来,我市多措并举向“为官不为”亮剑,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廉洁高效的良好政治生态——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贯穿组织工作的一条主线,精准聚焦、硬化措施,学风作风更加纯正,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干事氛围更加浓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交出了一份务实的“答卷”,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提供了有力的干部支撑。
树导向,牢基础、抓重点、求创新
导向决定方向。上半年,我市对照新颁布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围绕去年扬州市委组织部选人用人工作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任免谈话、干部送达、试用期满干部考核等工作程序,并对相关环节、细节进行规范和改进。制定出台《干部双向约谈制度》,规范干部谈话工作,通过谈心谈话,进一步拓宽组织部门与党员、干部、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调研制定《乡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规范年度考核等次评定;严格执行干部调整职数预审制度,落实干部选拔全程纪实的新要求。
在去年试点并在乡镇推行的基础上,今年,我市把领导班子综合研判作为干部工作的“重头戏”。年初,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全年研判工作任务,并分季度、分批次组织实施,在资料收集环节,全面细致收集各方面反映、征求各方面意见;在民主测评环节,全面推行自评与互评、正向测评与反向测评、履职情况测评与德的测评以及分层次测评;在分析研判环节,全面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问题和发展趋势,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寻求应对措施。上半年,组织部门共完成12个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工作,并向这12个部门反馈了30余条整改意见。同时,针对研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工作需要,提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的动议建议。
严监督,织密网、强整治、攻顽疾
吏治严明,才能政治清明。上半年,我市聚焦突出问题,坚持重点突破,开出“严”字良药,打出了一套从严治吏的“组合拳”。
上半年,我市全面开展乡局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首次采用机器读卡的方式,运用“评议数据统计分析模板”,加强综合分析研判,更多地关注不满意率,查找问题,即知即改。规范运行干部选任全程纪实系统,录入乡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信息 86人次,做到应纪全纪、一个不漏。为选人用人工作设立“防火墙”。 出台《高邮市党政领导干部“三责联审”结果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实行量化积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启动实施联审项目5个。继续推行关爱预警干部监督“三卡”制度,发挥抓早、抓小、抓预防的警示作用。
上半年,我市还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全市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执行不力、决策失误、缺乏担当、服务缺位、行为失范等“为官不为”情形,今年6月,我市出台《高邮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试行)》,多措并举向“为官不为”亮剑,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廉洁高效的良好政治生态。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选人用人政策法规宣传、信息收集和情况反馈、监督检查、信访核查等方面增强工作合力。注重干部监督+网络化建设,加强干部监督“三员”业务培训和信息交流,进一步提高其在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发挥干部监督应有的“体检”和预警作用。
重培养,大规模、高标准、多渠道
实现跨越式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上半年,我市大规模、高标准、多渠道教育培训干部、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营造发展坏境,打造展示平台。
今年年初,我市科学谋划制定了《2015年高邮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围绕中心工作,先后在市委党校举办了全面从严治党副科职干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举办了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培训班、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国土资源培训班、在焦裕禄干部学院举办了第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6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00余人次。培训过程中,抓党性修养,始终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为开讲“第一课”,塑造学员的灵魂, 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 抓课程设置,始终坚持学研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抓日常管理,始终用严管理规范学风建设,用严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在培训中坚骨干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上半年,继续深化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通过QQ群交流、走访看望、分类座谈等多种形式,畅通“墩苗”年轻干部交流互动渠道。自“墩苗计划”实施以来,已有7名年轻干部被提拔担任副乡科级领导。继续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培优”工程,先后赴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宣传推介。今年还通过驻村实践等形式,对接落实“985”高校大学生村官8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联合会作用,先后组织开展重要会议精神集中学习、“美丽村官”主题摄影和“青春无悔”村官成长故事征集活动,联合团市委开展“全市大学生村官羽毛球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村官工作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