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00:00:00 作者:薛勇 夏慧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早在上世纪1969年,本地群众就利用青蒿开展疟疾群防群治 ●高邮青蒿防治疟疾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表彰
本报讯 10月5日,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并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而据《高邮市卫生志》等相关文献材料记载,青蒿素的发现与高邮渊源颇深。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邮就开始利用本地青蒿开展疟疾的群防群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高邮青蒿防治疟疾研究成果还多次获国家表彰。
7日,记者在《高邮市卫生志》中发现,青蒿治疗疟疾是高邮民间广为流传的验方。早在1958年高邮就有利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1969年,高邮农村医生和群众利用本地青蒿开展疟疾的群防群治,取得过“良好的效果”。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与上个世纪70年代高邮大搞中草药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记载,当时高邮作为全国青蒿防治疟疾的一个临床基地,并以此申报科技奖。
另据由中国科协编写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介绍,1976年6月至10月,高邮县5个实验区的26个观察点,服用青蒿治疗疟疾24万多人,发病率比1975年同期下降了50%;用青蒿治疗现症间日疟201例,有效率达89%。卫生部两次派遣所属的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到高邮访问调查,肯定了青蒿治疗疟疾的疗效。
“在1970至1979年期间,我市原二沟公社及车逻公社和合大队、龙奔公社焦山大队也曾运用中草药青蒿进行防治疟疾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科科长葛余兆介绍说, 1975年1月,县卫生局干部李定国、龙奔公社焦山生产大队“赤脚医生”顾文海、二沟公社卫生院医生陈立友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青蒿抗疟科研工作座谈会。1978年5月,高邮县卫生局青蒿抗疟作用的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11月23日至11月29日, “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在扬召开,高邮陆子遗医生参加相关活动。据史料记载,当时会议由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主持,共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各单位104人参加,我县卫生局提交的《青蒿简易制剂治疗疟疾资料》作为现场12个专题材料之一进行了报告交流。经与会代表的认真讨论,会议通过了青蒿素鉴定书,确认研究成功,1979年第1期《新医药学杂志》的报道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成功,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1981年3月,高邮县卫生局还被国家卫生部、国家科委、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总后勤部评为疟疾防治研究工作有重大贡献的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