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综述
“有的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不严格,无视党纪、心存侥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仍有发生。”
“有的干部不敢担当,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碰到矛盾和问题要么东躲西藏,要么‘击鼓传花’。”
“有的干部脱离群众,不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习惯于高高在上、远离基层,对群众冷漠、态度傲慢,与群众从过去‘鱼和水’的关系变成了现在‘油和水’的关系。”
……
这些毫无掩饰、直指问题的话语,来自市委书记韩方主讲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6月2日,韩方带头上党课,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由此正式启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带着问题学、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在高邮,“三严三实”的精髓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正为城市加快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以上率下,“头羊”效应充分显现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对领导干部队伍“不严不实”作风的一次“大扫除”,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
对领导干部队伍“不严不实”作风进行“大扫除”,应该从哪里开始“扫”起?按照上级要求,我市把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作为第一个关键动作。
6月2日,我市召开“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暨专题教育部署会,市委书记韩方带头为全市500多名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他结合实际深刻阐述“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本真内涵,鲜明指出“不严不实”问题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
随后,19名党员市领导都结合各自分工,到联系点为党员干部上“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以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促进党员干部提高认识。
“听完党课后,既有被猛击一掌、豁然开朗的顿悟,又有被当头棒喝、如坐针毡的警醒。”不少听完党课的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专题教育党课为自己提了醒、鼓了劲、加了油,有助于帮助真正把“三严三实”植根于思想深处,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为了让专题教育真学实研、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市委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研讨,研讨前均明确一名市委常委领学原著;利用周末课堂强化理论辅导,其中有3期周末课堂邀请省市专家围绕“四个全面”进行宣讲学习;利用正反典型学习,结合纪念“七一”组织先进典型事迹宣讲,用身边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组织观看《“狱中八条”警示录》,下发《扬州市案例剖析材料汇编》等警示教育材料,强化警醒;利用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习,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集体瞻仰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吴登云事迹展览馆,以多种形式促学习。在“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期间,市委常委会重点围绕系统研读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分别以“强化理想信念、加强党性、做人要实”内容,两次进行专题研讨交流;在“严以律己”专题学习研讨期间,每名市委常委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反面典型为镜鉴、以正面典型为标杆,进行了深刻反思、深入研讨;目前,正按“严”和“实”的要求,进行“严以用权”专题学习研讨,切实通过学习研讨强化“三严三实”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市人大、政府、政协党组也分别以党组扩大会形式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上行之,下效之。在市级领导班子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精心谋划、统筹推进本单位专题学习研讨。乡镇以每月中心组学习会形式,由乡镇党政正职带头发言,交流学习体会。参学对象把自己摆进去,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开展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各部门围绕“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抓学习、抓队伍、抓服务,把“三严三实”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更严标准、更实作风推动部门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问题,找准“靶心”有的放矢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把问题找准了,解决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在深入排查问题上,市委书记韩方反复强调,要“在学习中查、在工作中查、在民情中查、在突发事件中查,查在源头、查准‘七寸’、查实情况、查出改进办法”。
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常委会认真对照省委“六查六看六整治”要求,主动带头、走在前列,对准焦距深入查、仔细摆,力求找准找实“不严不实”问题,真正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找准“靶心”一击而中。
深入基层找问题。每位常委结合“三下三联三交”“双万双千双百”“百名公仆农村行”等活动,进村入户、进企入社,深入基层、走近群众,面对面听取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以及“不严不实”问题的反映,在对照民情民意中反思自省、查找问题。同时,在全市开展“不严不实”问题征询活动,要求乡镇、园区和市级机关部门至少对常委班子及成员各提出1条以上问题,并指出具体表现。
相互把关找问题。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审阅班子成员问题清单,常委之间互阅清单,做到相互把脉、相互提醒。每位常委虚心接受大家提出的意见,问题清单普遍经过两轮修改,从最初只查摆3至4条问题,增加到6条以上。
动态排查找问题。市委鲜明提出要在工作中查、在民生体验中查、在突发事件中查的要求,把问题查摆融入日常,力求查在源头、查准“七寸”。针对“四城同创”进展缓慢、城建工程开工不足等问题,有的常委查摆出思想保守、工作畏难、创新不够等问题。针对“8·10”苏迪罗强台风暴雨造成部分巷道淹涝、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问题,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每位常委认真对照反思,查摆出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等“不严不实”问题。
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会及市人大、政府、政协党组通过老干部座谈会、主任接待日、服务企业恳谈会、政协委员界别周、“三严三实”专题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面征集、深入梳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我市参学对象共排查“不严不实”问题327条,其中市委常委会班子和成员86条。
各地各单位以“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为抓手,紧扣“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等着眼点和着力点,深挖“不严不实”具体表现,筛选本地区本部门“不严不实”典型事例,找准根源、集体会诊、对症施策,切实把专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
知行合一,“三严三实”落地生根
找出了“不严不实”的病症,就要马上有力、精准地对症开方、对症施药。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坚持学以致用,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改,力促“三严三实”要求落地生根。
前后衔接深入改。坚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整改任务与专题教育整改衔接起来,将2项整改未到位的、9项长期坚持的专项整治项目继续列入专题教育整改范围,推动新老问题一起解决,5月底在《高邮日报》对群众路线专项整治情况再次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制定清单督促改。常委会班子和成员对照梳理出的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党内生活不正常、上级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纪律时紧时松等86条问题,一条一条制定整改清单,一项一项推进落实,目前64项已整改到位、22项正在推进。其中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慵懒散”问题,深入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实施“基层党建一把手工程”,解决管党责任不强、基层基础不牢等问题;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督查提效、机制提优”行动,列出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行政权力、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项目责任等“五张清单”;持续深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超编超职数治理行动。目前,群众反映的6个“为官不为”问题已整改5个;查处违反机关工作纪律的公职人员71人;4大类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平均承诺时限由109个工作日压缩到37个工作日;清理超职数58人、限期整改超编176人。
立规执纪刚性改。通报了15个部门典型案例,敦促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向参学对象发放公务行为“三个严禁”、公务接待“三个一律”、机关作风建设“三个问责”提醒卡;出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实施意见、党建工作约谈制度、“为官不为”问责办法等9个相关制度,切实推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同时,坚持严实要求,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增幅列扬州第2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5%,增幅列扬州第3位,181项民生实事按序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立行立改之风从市委吹向全市。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从严从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市经信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分成“356”行动计划、新三板挂牌、发展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园区建设、协会管理创新等“6条专线”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马上就办”面对面服务,以全面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
落户于湖西新区的扬州万丰商业广场项目的用地,按正常流程报批一般需要三个月周期,但国土部门多次跑省厅,只用了10天时间就办妥报批手续,使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区主要负责人听说客商吃住、办公等环境不好,当即拍板把原后勤服务中心改建为“招商服务中心”,并对其进行装修,提供给客商居住。
……
以学促知,知行合一。随着专题教育引向深入,“严”的精神和“实”的品格必将在更多党员干部身上扎根,必将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