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高邮:提升城市品质 彰显人文之美

2015-11-03 00:00:00    作者:《新华日报》记者 顾雷鸣 汪滢 张晨 李源 通讯    来源:今日高邮

 以创牌塑造美丽新形象  让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

编者按:当前,我市“四城同创”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11月2日,《新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今日推荐》栏目中推荐、在二版要闻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高邮:提升城市品质 彰显人文之美》一文,文章以高邮市民生产生活的切身感受,对我市“四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改变,进行了全景式地展示;对通过创建,城市变得更加宜人宜居,让群众生活更有获得感等作了深入详实的报道。现将全文予以转载,以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弘扬新时期高邮精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更积极地参与和推进“四城同创”工作,让美丽高邮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加幸福。

街头“四城同创”的横幅已经飘扬一年多,高邮琵琶社区居民秦宗德虽然不能一口气说出是创哪四块牌子,但发生在家门口的变化,却让他欣喜不已。“原来家门口对着的马饮塘河就是一个‘龙须沟’,一年多来政府下大力气综合治理,现在这里岸绿水清、鸟语花香,就像生活在公园一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四块金字招牌,拿下哪一块都不容易,但高邮人还是自我加压提出了‘四城同创’的口号。为什么?因为创牌只是我们提升城市品质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高邮市委书记韩方告诉记者,对照这些国家标准,高邮决心一张蓝图绘到底。

高邮创牌追求的是民生幸福的改善。作为1995年首批两家县级的省历史文化名城,高邮争创国家级的努力已经持续了4年。“我们拥有六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省内县级市里也不多见,这也是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气,不过工作中,我们却遭遇了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和文物保护的一对矛盾。”高邮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平介绍,那些宝贝疙瘩都是在市中心,不过最终我们决定把文物还给老百姓,围绕重点文物建设文化广场,开放式保护。

从2012年开始,高邮围绕着市区文游台、镇国寺塔、净土寺塔、盂城驿等重点文物,打造起一个个绿地广场。作为苏中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地区,政府这笔投入可不含糊,2000万元整治文游台广场,出了名的“脏乱差”变市民休闲好去处;4500万元修缮净土寺塔及广场,明代建筑焕发新活力;6000万元治理大淖河,再现汪曾祺笔下《大淖纪事》里的旖旎风光;投资3100万元整治市河,充分彰显高邮“古、文、邮、水”特色。

创牌也是倒逼城市品质的提升。今年台风“苏迪罗”来袭,高邮遭遇了多年罕见的大暴雨,但令人欣慰的是,暴雨过后,城区做到了雨停水止。当时市民吴小强给市长方桂林发了一条短信,我做了十七年物业,服务了十四个小区,也经历了若干暴雨天气,唯独今年能够做到雨停后小区没有出现积水状况。而这背后是高邮市区经过两年多的投入改造,大面积实现了雨污分流,城市排涝能力大大提升。

“以前我们北海商圈附近的姑娘家,迎亲都要凌晨3、4点,因为过了这个时间,整条街都是占道的摊点。如今好了,四城同创把道路还给了老百姓,整洁有序的街道走起来特别舒坦。”高邮市民高伟玲告诉记者,以为四城同创是喊喊口号,现在看来有形式更有内容,让人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城市黑三轮换成了金三轮;60多条背街小巷路好走了;103处违章建筑没了踪影。“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卫生城,环保城,乃至文明城市,骨子里都是要求城市提高建设标准,其实也是互相铺垫,融为一体的。”高邮市文明办主任杨少荣告诉记者,正是在四城同创的标准倒逼下,高邮城市的美丽基因正在被激活。

创牌不仅要城市美,更要彰显人文之美。今年6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的“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举行,6位高邮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演绎感人事迹。高邮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张秋红说,这几年高邮评出300名“高邮好人”,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0人入选“江苏好人榜”,全市上下形成推荐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郁氛围。高邮出台礼遇这些平民英雄的实施办法,好人已经成为了高邮的一种社会文化。

“2万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建设美丽高邮的重要力量。”张秋红告诉记者,在“四城同创”要求的引领下,机关党员志愿者队伍常态化进社区,深入人心、赢得民心;社会志愿者队伍涌现出阳光、红马甲等团体品牌,如今围绕着助残敬老,助学环保,哪里都能看到这些志愿者的身影。

“四城同创,拿牌子固然很重要,我们看重的更是过程,只要我们在创的过程中踏踏实实做事,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让我们的作风更严更实,让城市更加怡人宜居,让群众生活更有获得感。”韩方如是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