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4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科技成果转化、传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档等都离不开创新驱动。“十三五”纲要对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构建特色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高地、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规划。
创新体系
构建特色创新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建设,企业是主体。“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推动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培育创新人才。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要达120家以上;新培育50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制订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十三五”期间力争培育上市企业2至3家,新三板挂牌15家以上,其他场外市场挂牌企业5家以上。新创国家级品牌、商标4至5个;到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数从2014年2件提升到8件,主持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8至10个。
如何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实施“333行动计划”,即,实现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专项引领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高校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三个目标;建立科技合作、人才支撑、创新服务三个平台;实施校地融合与社会服务、校企联合与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与技术培训三大工程。“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建扬州市以上院士工作站3家;在机械装备、电线电缆、照明灯具、新兴产业及现代农业等产业中建立3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同时,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在200家以上;市科技创新中心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另外,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到2020年,全市力争实现专利年申请量在3500件以上,年授权量在2000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20%以上;每年转化高新技术成果50项以上。
人才高地
如何将高邮打造成创新型人才高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和“秦邮英才培育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为引领,到2020年,人才总量达13.36万人,年均增长6.3%,年平均净增加各类人才6850人,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达8.5%,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105人。全市人力资本总投 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人才贡献率达45%。同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数达到3万人,年均增长9%;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5万人,年均增长5.3%;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2万人,年均增长11%;社会工作人才达0.3万人、党政人才队伍0.26万人。另外,到2020年,我市还将建成企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市高技能人才达1.3万人,年均增长12%。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持续打造“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引才品牌,每年重点引进和资助15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30名左右优秀博士人才;深入实施“秦邮英才培育计划”每年遴选30名左右培育对象,对其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推进“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全市企业柔性引进教授博士动态保持在150人;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集聚和培养领军型企业家50名,新增省、市级“科技企业家”培育对象100名,引进培养500名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各类人才队伍素质提质工程等。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鼓励创新创业,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营造“创业高邮”氛围。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到2020年,建成各类科技创业园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省以上“三站三中心”8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创成省示范智能车间6家以上,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扬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同时,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十三五”期间,全市建立市级示范创业园1个、大学生创业园2个、农民创业园1个,扶持各类创业者0.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