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扬州市委举办县(市、区)委书记工作讲坛

2016-08-28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谢正义强调:接好接力棒  跑好新赛程

朱民阳就县域经济发展作部署   勾凤诚在扬州主会场参会并作交流发言

本报讯   26日下午,扬州市委举办县(市、区)委书记工作讲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全省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会议精神。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换届之后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好县一级党委班子“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县(市、区)委书记要当好区域发展的“一线总指挥”,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主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扬州篇章,接好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跑好县(市、区)发展的新赛程,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的成绩单。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民阳就县域经济发展作部署。

讲坛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扬州设主会场,各县(市、区)设分会场。我市市委书记勾凤诚在扬州主会场参会并作交流发言,在邮市四套班子领导在高邮分会场收听收看。

谢正义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县(市、区)功不可没,县(市、区)委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县(市、区)委换届已经结束,县(市、区)的发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干劲,新起点要有新谋划、新行动,县(市、区)委书记要有新压力、新担当,要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主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扬州篇章,接好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跑好县(市、区)发展的新赛程,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的成绩单。

谢正义强调,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要聚焦重点、紧扣节点,落在实处、干在实处,各县(市、区)委要坚持用“五可”工作法,按“4+3+2+X”将各自党代会报告项目化、具体化,逐一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将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责任人,集中力量抓好落实。要着力推进县(市、区)委班子建设,打造富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好班子,建成一个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谢正义指出,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四人”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书记李强的四项要求,切实加强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当好区域发展的“一线总指挥”。县(市、区)委书记要当好干事创业的表率,秉承不提新口号、闷头干实事的良好作风,多干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回报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要当好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在重大问题上乐于广泛听取意见,善于集中各方智慧,集体研究、全程留痕;要当好服务群众的表率,多从人民群众的视角看问题、想方案、做事情;要当好敢于担当的表率,敢于挑担子、探路子,敢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

朱民阳就县域经济发展作部署时指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要站在区域经济的高度来审视把握,走好特色发展之路;要在坚持工业支撑地位基础上,努力实现一、二、三产的联动发展;要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举,打造产业“升级版”;要有强有力的载体支撑,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朱民阳要求,要坚持特色发展、集群链式发展、互动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重点要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平台建设,强化龙头带动,抓好产业的专精特新发展;要抓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要抓好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抓好“三农”关系的调适,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城镇化,抓好农民致富;要重点培育好干部、企业家和中介组织三支队伍,抓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队伍建设。

讲坛上,宝应、高邮、仪征、江都、邗江、广陵等县(市、区)委书记分别作交流发言。勾凤诚作交流发言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紧扣“4+3+2+X”,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做强县域经济,做美中心城区,做优发展路径,做实服务工作,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勾凤诚表示,做强县域经济要坚持项目为王,每年实施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个、科技和转型升级项目4个,5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生态项目各1个以上。要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四大园区发展。开发区建成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目标,实施重点项目20个,确保核心区 5年内初具规模;湖西新区建成辐射力强的省级高新区;城南经济新区创成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争创省级开发区。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盘活国有资产,推动建投、交投、水投等国有公司实体化运作,深化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