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 00:00:00 作者:记者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图为勾凤诚在吴元如家中走访慰问时的情景。殷朝刚 摄
要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本报讯(记者 殷朝刚)“村集体经济怎样?”“全村党员结构如何?”“你家有几口人?”“每年家庭收入怎样?”28日上午,市委书记勾凤诚轻车简从,冒雨来到甘垛镇挂钩联系村甘泉村、新庄村、沙贯村等5个村,以及周大仁、于小龙、吴元如、姜红往等10户低收入农户家中调研、访民、问计。他要求,要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扶贫工作,准确把握低收入农户实际情况,并实行动态化管理,确保“一个不掉队”;相关部门要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做准,根据每户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做到既访贫问苦,又精准扶贫,让低收入农户脱贫有路径、有项目、有收入,帮助他们早日真正脱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挂钩联系村调研时,勾凤诚每到一个村,都要向村支部书记问“家底”。在同甘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增广交谈时,勾凤诚问低收入农户家庭情况、问致贫原因、问扶贫脱贫措施、问村人均收入……一连串的问题,饱含着真情、牵挂和关心。勾凤诚说,如何让低收入农户持续脱贫,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对低收入农户要逐户过堂,逐户施策,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发展带动脱贫。在沙贯村,勾凤诚同村支部书记陶安良交谈时动情地说,低收入农户的脱贫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扶贫,也离不开村一级的帮扶,农民同你们最近、最亲,致贫情况你们最了解,村里要有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要教会农民算大账,引导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要通过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切实解决农民在致富路上遇到的资金、技术和种养殖风险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农民搞特种养殖。勾凤诚还叮嘱甘垛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说,扶贫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区域发展问题,以发展带动脱贫,从输血转向造血,才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甘垛镇要因地制宜,做好特色农业致富文章,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对低收入农户、薄弱村要一户一策、一村一策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在全市做出样子和示范。
新庄村六组低收入农户周大仁家有5口人,周大仁本人身患癌症,妻子中度中风,女婿与女儿离婚后留下一双儿女都在学校读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勾凤诚走进周大仁的家,看门窗漏不漏风、屋顶漏不漏雨,并问周大仁家庭收入、小孩就读以及他的身体情况。他对周大仁说,贫困不会一辈子,党委政府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你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勾凤诚还嘱托镇、村负责人要对低收入农户给予更多的关心,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低收入农户于小龙的家里,勾凤诚发现于家北门上的窗户玻璃已破碎时,立即要求村里负责人帮助配好,并和镇、村负责人共同商议如何帮于家对房屋进行修缮。当得知于小龙一家每年打工收入、农田收入、农保收入、低保收入以及帮扶资金累计达到1.5万元时,勾凤诚对于小龙的女儿说,对生活要充满希望,有大家的共同帮扶,一定会过上好生活。勾凤诚还先后走访了姜红往、李玉、宋才宝等低收入农户家庭。每到一处,他都嘘寒问暖,了解他们各自的致贫原因,同当地镇村负责人共同商讨扶贫脱贫措施,并送上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