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00:00:00 作者:通讯员 方晓晴 记者 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通讯员 方晓晴 记者 杨晓莉)从14日起,施工人员紧锣密鼓地对东后街81号一套40平方米的廉租房进行装修。获得这套廉租房使用权的是周山镇最贫困家庭居吉林父子俩。14日下午6时许,市房管局工作人员和部分阳光志愿者来到居吉林“蜗居”的废弃储藏室,打开手机,让他看看正在装修的新居。得知这个“家”可以长期免费居住后,不善言谈的居吉林流着泪说:“真是太感谢大家了,这么好的居住环境以前想都没敢想过,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相信儿子的病情肯定会有所好转。”
今年51岁的居吉林自幼家庭贫困,好不容易娶妻生子,儿子居育宝未满周岁时,妻子因家贫离家出走。20多年来,居吉林既当爹又当妈,艰难地把儿子拉扯大,直到儿子考入大学。原本以为生活会越来越好,未曾想,居育宝刚上大一没多久便患上了尿毒症,只好辍学接受治疗,以每周至少3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方便儿子到医院透析,居吉林带着儿子进城租房住。因儿子患病,许多房屋租户心存顾虑,父子俩即便花钱也租不到一间像样的房屋,多番寻找后,才在文游台附近租到一间废弃的储藏室。记者在现场看到,储藏室不足7平方米,没有窗户,一块生了锈的铁皮便是屋顶,屋内仅有一张1米左右的旧床和一张破桌子,桌子上的电磁炉便是做饭的惟一炊具。由于靠近河边,储藏室周边杂草丛生,蚊虫肆虐,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下,居吉林父子俩一住便是3年多。
居吉林的困境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今年7月25日,居吉林一家被列入我市聚力帮扶的411户最贫困家庭公示名单之中,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实施帮扶。8月10日,阳光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琳妈妈”获知居吉林父子俩的困境后,将他们的情况发送到协会微信群、QQ群中。同是志愿者的市房管局公有房屋管理所所长高琴,当即与房屋鉴定管理所所长陈克军商量,由他们资助一台空调。第二天,志愿者“我心志愿”“益路相伴”等为父子俩将空调安装好。
考虑到父子俩是全市聚力帮扶的最贫困家庭,市房管局负责人获知情况后,特事特办,以最快的速度,为父子俩落实了一套廉租房,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装修,待装修结束后,居吉林父子俩即可搬进新“家”。得知父子俩有了新“家”,阳光志愿者们感慨地说,市委市政府聚力帮扶最贫困家庭,真是做了大善事、大好事,工作抓到了关键处,扶贫帮到了点子上。没有党委政府的关心,居吉林怎么也不可能住进新“家”呀。“等他们父子俩住进新‘家’后,我会第一时间将刚刚装好的空调移装过去,虽麻烦了些,但这种‘麻烦’,我高兴。”为居吉林父子俩免费安装空调的爱心志愿者“我心志愿”说道。
家庭贫困、妻子出走,没有让居吉林在人前落泪;儿子患病、生活异常艰辛,他更是咬牙坚持。然而,面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帮助,感受到空调送出的阵阵凉风,看到即将入住的新“家”时,居吉林眼泪直流,他用真情的泪水表达了内心的感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