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6 00:00:00 作者:通讯员 朱根榴 记者 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通讯员 朱根榴 记者 郭玉梅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聚焦最大多数小康,聚力最贫困家庭帮扶”,各地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8日、15日、16日,市委书记勾凤诚分赴开发区、三垛镇、菱塘回族乡各村(社区)督查富民和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他强调,聚焦富民、聚力帮扶既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又是一项庄严的民生承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多动脑筋常谋富民之策,狠抓落实细化帮扶之举,把“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高邮实践中。
为了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勾凤诚花精力最多的是富民和帮扶工作,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各乡镇(园区)各村的最贫困家庭,牵挂最多的是贫困群众,与村干部们探讨最多的是如何示范引领致富一方百姓。在开发区、三垛镇和菱塘回族乡,勾凤诚均来到各地部分村便民服务中心,与村干部们亲切交谈,了解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以及各村的富民产业和致富百姓的实招。
勾凤诚强调,农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干部;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奔头。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要身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动脑筋常谋富民之策,多赴外学习考察富民之经,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积极引导农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探索种养新模式,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新产业。
督查中,勾凤诚特别关注我市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少数产生面源污染的产业要求主动作为、及早谋划、坚决控减。三垛镇是罗氏沼虾养殖大镇,15日下午,勾凤诚在三垛镇走村入户的途中,看到一些饲养罗氏沼虾的虾塘面源污染十分严重,虾塘中的水体由于“富氧化”发绿。勾凤诚十分痛心,他反复叮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和村党组织书记要积极谋定农业转型升级的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序引导农民调结构,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农民发展绿色、有机、高效、环保的种植养殖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在开发区、三垛镇、菱塘回族乡多户最贫困家庭家中,看到“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政策基本已经落实到位,勾凤诚十分欣慰。他要求,帮扶最贫困家庭工作已经吹响号角,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狠抓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同时还要兼顾比较贫困家庭和一般贫困家庭的帮扶工作,确保让温暖的阳光照进每一户贫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