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侧记之一

2017-08-30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编者按:8月24日至26日,市委书记勾凤诚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安吉、桐庐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在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全域旅游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所到之处,当地的“绿与富”“美与游”给考察团一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大家看到了与先进地区发展的差距,有感悟、有启迪、有碰撞。他山之石可攻玉。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系列侧记,敬请关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侧记之一

□  本报记者  殷朝刚

 

 

入秋后的浙江仍然骄阳似火,热浪逼人。24日,市委书记勾凤诚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学习。进入浙北山区的安吉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水、森林、竹海、群山、梯田,看不尽的绿意让人联想到《诗经》里描述的意境:“安且吉兮”。

说起安吉,人们会脱口而出:安吉白茶。但安吉不仅仅是白茶出名,她还是全国首个生态县,并在全国率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据安吉县委陪同人员介绍,虽然安吉人均只有七分地,但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的增速已连续10年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安吉为何这样富裕?考察团一行从安吉县委拍摄的专题片《照着这条路走下去》里找到了答案。

安吉的“绿与富”,源于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10多年来,安吉人照着这条路走下去,把深邃的思想化作丰富的实践,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安吉人在践行“两山”理念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与财富、人与自然三种关系,让“绿与富”在安吉得到精彩演绎。

 

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两难中学会选择

 

天目山余脉余岭脚下,就是安吉县的余村。考察团一行踏进余村,顿感进入“世外桃源”,村里的每一处都像刚打扫过一样干净整洁。考察团许多成员都感叹说,哪像个山沟沟,美丽整洁胜过许多外国知名的庄园。村里的文化礼堂、电影院、便民服务驿站、农民住的别墅,被绿水青山环抱,好似一幅山居水墨画。村干部介绍说,以前的余村整天是“飞沙走石”,山上的树叶都是黑的,三座矿山和一座水泥厂虽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但溪流浑浊、烟尘漫天,当地农民饱尝污染之苦。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来安吉调研,在余村村两委会议室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既然要“生态立县”,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吉人感到纠结和苦闷之时,习近平的一席话为安吉人指明了方向。余村人下狠心,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等污染企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一下降到了只有20多万元。村集体的日子怎么过?也许是“生态”对安吉人的馈赠,不久,余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大城市的游客,村里又热闹了起来,余村人初尝了“生态”的甜果。

陪同考察的安吉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德清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的讲话,为安吉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让他们在“发展”和“保护”的两难中,知道了更好地“有所为”,坚决地“有所不为”。当时的县委领导班子调整思路,果断决策,提出了“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的发展理念。在引进项目时,严格执行一条“高压线”:污染项目不进来,进来项目不污染。同时,各乡镇不同区域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哪里加快发展工业,哪里严格限制,哪里适度发展,泾渭分明。从2005年到2016年,安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2.5%,并在2006年成为国家首个“生态县”。在安吉余村考察,让人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安吉的“绿与富”便是践行“两山”理论最有力的注解。

 

靠山吃山还是困守青山,“逆城市化”拨开迷雾

 

在余村考察学习,当地的村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余村考察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余村的生态旅游和农家乐刚刚起步,习近平亲切支招鼓劲:长三角有多少游客?将来的话,甚至会有很多城里人在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来余村,到时余村就是一块宝地了。县里的陪同人员说,那时的安吉,从“靠山吃山”急转到“困守青山”,“逆城市化”的提出,为苦苦求索中的安吉人拨开了“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迷雾。安吉人意识到,既不能靠山吃山消耗资源,也不能守山望山无所作为,要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资源,让农民富起来。

从安吉出发两小时内就可到达上海、杭州、苏州等周边大城市,要在“逆城市化”中抢得先机,求解之要首在农村。就这样,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舍得在乡村投入,“美丽乡村”成为发展的一条主脉络。2008年,安吉在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又进一步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整个县域的187个村作为“一盘棋”来统一规划。

思路一转,满盘皆活。全县187个村,村村是景区,处处都能游。2016年安吉实现旅游收入233.16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47.4%,已超过第二产业。余村作为安吉“绿与富”发展的典型,2016年创成国家3A级景区,游客每年超过40万人次。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环境与财富同步增值,让安吉人领略到了生态的独特魅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12年过去了,安吉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安吉的生态和经济同向而行,百姓增收与保护环境同步而进。“绿色动能”是发展的最强动能,“绿色优势”成为安吉招商引资最强的优势。投资170多亿元的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的海游天地度假城项目、美国万豪集团中国首家县级“JW万豪酒店”等一批大项目、绿色项目落户安吉。目前,安吉在建的有174个绿色项目,总投资达1500多亿元。这些项目竣工投产后将为安吉新增4500亿元以上的产出。

“两山”理论,使安吉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道路。一产加快“接二连三”,使“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农民变股民”;二产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生态环保导向,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竹、椅两大传统产业;三产加速高端提升,建成中国大陆首个世界著名品牌乐园凯蒂猫家园、亚洲最大的水上乐园欢乐风景、省浙商回归旅游综合体项目“大年初一”风景小镇等。同时,天文观象、高山滑雪、竹海熊猫、生态影视等特色景点项目,让游人流连忘返。

行走在安吉大地,幸福余村,生态世界,绿意盎然。安吉的绿色发展之路给我们以启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也是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的指南。事实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就越强。生态立市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与保护、环境与财富等关系如何破解?需要我们去探索、实践。我们也要把“守住生态”作为一种自觉、自律、定律,不能为一些眼前利益,给社会、子孙和未来留下遗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