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我市考察团赴盐城学习考察见闻之三

2017-08-24 00:00:00    作者: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产业富民的盐城实践

——我市考察团赴盐城学习考察见闻之三

炎夏骄阳,繁花似海。8月15日,我市考察团赴位于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荷兰花海考察,放眼望去,橙色的硫华菊、紫色的薰衣草在风中摇曳,木屋、奶牛、风车,充满异域风情的元素,相映成趣。

虽然眼下不是郁金香盛开的季节,但充满哥特风情的荷兰花海正以强劲“卖点”和超高“颜值”,吸引着成群游客赏花休闲。

据当地的同志介绍,近年来,新丰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曾经的棉农转变为现代花农,流转700户农民的5000亩土地,成功打造出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形态最美、业态最全的“郁金香第一花海”。同时,以赏花经济为切入点,推动旅游观光、农业生产等产业高度融合,实现“旅游、花卉、婚庆、文化”四大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围绕荷兰花海,新丰镇做足了“富民”文章。荷兰花海全年提供安全保卫、花卉管培、卫生保洁等公益性岗位200多个,优先安排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农户每年可实现劳务收入1.6万元。全镇累计有400多户农户直接在花海参与种植和管护,周边关联行业从业人员超500人。去年以来,花海周边新增农家乐、家常菜馆26家。全镇三产服务业产值三年翻两番,去年突破23.56亿元。

借助荷兰花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品牌影响力,该镇太兴、沙港等村建成万亩花卉苗木集散地,永跃、车滩、赤旗等村建成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这些富民基地,普遍建立“家庭农场+低收入农户”“农民合作社+低收入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花海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生态富民效应逐步显现。

一朵朵鲜花成了“聚宝盆”,一株株苗木成了“摇钱树”,一棵棵蔬菜鼓了农民口袋。这种蜕变,是盐城产业富民的一个缩影,而产业富民也是盐城让居民口袋鼓起来的生动实践。

依托生态“金字招牌”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紧扣“文化铸魂、融合创新、产业拓伸”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爱情文化,大力培植影视文化,高标准规划犁木古街,建设影视创客中心,实现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交融,逐步建成集旅游度假、城市休闲和文化产业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已成为东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核心区。

徜徉在西溪这片充满风情的土地上,考察团成员迎着夏日的暖风,漫步古朴宁静的古街,零距离感悟西溪人文景致与自然风光的专属之美。

美景引来游人,影视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村民创收。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将旅游与影视产业相结合,拍摄了《织女新传》《董永七仙女新传之恋恋仙缘》《美丽的邂逅》等多部电视剧和电影,剧组带来了人流量,使景区的小店生意更红火,村民还能当群众演员在家门口“领工资”。成功举办“520”相约西溪活动、江苏东台首届半程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带动了消费。提供保洁、保绿、保安、餐饮服务等近5000个就业岗位富民。

围绕提高财富创造能级,东台扎实做好产业富民大文章。为了让良好生态催生更多绿色“红利” ,引来生态富民的源头活水,东台高水平推进“全域旅游、全景东台”建设,建成西溪古城、安丰古镇、甘港老家、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四大景区,创成省级乡村旅游点3个、美丽乡村12个、水美乡村14个,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同比增长32%。

针对城镇居民收入还不够高的实际,东台重点发展具有“创新+富民”特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功招引领胜城科技、科森科技、昆科3C智造等行业领军企业,吸引带动远海科技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新增高质量就业岗位近2万个,职工平均月工资拉升1000元。在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考察学习时,企业负责人告诉考察团成员,目前企业拥有员工6000多名,其中90%为本地人,员工一年的工资超过5万元。

连片而筑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与房前屋后的绿化相得益彰;洋溢万般农情的生态园美不胜收,与村民集中居住区交相辉映……走进中国最美的休闲乡村——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一幅富庶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考察团成员眼前。

一个并不起眼的村庄,为何发展如此之快,成为中国最美的休闲乡村,成为名闻遐迩的富裕村和旅游度假胜地?在杨侍村考察时,村委会的同志介绍说,杨侍村一直坚持“以工兴村,反哺农业”的理念,先后培育了稳强打捞、华璧铸造、伟拓球铁等一批特色产业,从工业创收中每年拿出千万元资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江苏杨侍农业生态园。经过六年的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杨侍农业生态园已初具规模,已基本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杨侍生态园2015年接待游客量达55万人次,2016年已增至85万人次左右。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杨侍生态园周边农家乐、小卖部等店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村民的创业、就业热情,带动当地村民就业500多人。大力挖掘当地土特产品价值,并设绿色生态土特产超市,销售当地村民数十种自产自加工的土特产品,拓宽村民收益渠道。通过建设杨侍生态园,当地村民人均收入增加6000多元,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用杨侍老百姓的话来说,搞乡村旅游,美了环境,富了口袋。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富民”,并首次提出了三个“口袋”的概念。在富民增收方面,有很多的途径,比如政策的扶持,比如财政资金的补贴,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要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必须让居民实现充分就业,这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发展。在推进富民工作过程中,盐城市非常重视产业富民,该市在依托本地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等产业的同时,强势推进园区建设,如今,盐城的每个乡镇都建有工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工业企业落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居民工资性收入,有效促进了居民增收。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把‘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邮实践中。而要实现‘百姓富’,必须做好产业富民的大文章。”盐城之行,让考察团成员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开启了思路,学到了经验,坚定了信心。大家表示,把“百姓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怀富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做富民之事,找准适合本地的富民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进一步增加百姓收入,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真正走出一条“产业富民”的康庄大道,在推进“两聚一高”的高邮实践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聚焦最大多数的小康,大家都鼓足了信心,卯足了干劲。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这份信心和干劲,我们一定能够夺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