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百年沧桑中市口

2018-01-04 00:00:00    作者:曹坚    来源:今日高邮

 

中市口和高邮古城一样古老。老高邮城四周城墙耸立,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里就两条主干道:东西向县府街,南北向中山路,交汇于中市口,中市口在城里中轴线上。自古以来有城必有市,这个市,就是做买卖或集中做买卖的地方。做生意的人都要讲究店铺的位置,交通方便不方便?人气旺不旺?客流量大不大?钱好赚不好赚?中市口占有这方面的地域优势,县衙门就在中市口东边的县府街北首。

中市口因州县衙门而市井繁华,又有市河相邻,商家前店后院,宜商宜居,早为富豪商家之首选,所以商铺林立,店面气派,招牌响亮,生意兴隆;各行各业,吃喝玩乐,食品用物,一应俱全。当年中市口西北角是贺鼎成杂货店;隔壁就是黄家人开的福星茶馆,再北又是一爿冯家人开的小篷莱茶馆,早上开茶馆卖点心,下午开书场说书,小篷莱请的是王少堂说水浒,福星请的是康重华说三国,都是高朋满座。中市口桥南开过新亚舞台,演京戏、扬州香火戏。西后街还设有救火会。中市口东北角朝南是绰号“筛子”的开的饺面店;朝西是罗家人开的砂炒店,砂炒店中市口一带还有两家,一家在西南角陆家开的,一家是小桥南四德泉浴室对过姚老板开的,姚家还开了一爿租汽油灯店,不是台灯式那种,是老式的上有铁链子下是圆锥玻璃罩子的那种。那时没有电灯,店家晚上一般是点煤油罩子灯,没有晚市的店家早早关门打烊了,有晚市的如任家开的同兴园酒馆客多时就会租盏汽油灯用用。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有钱人尽情地享受着那种悠闲的市井生活。中市口东南角是孙家开的香店,中市口西南角就是张家开的大福布店,冯家在任家同兴园对过开的是裁缝店,紧邻有爿纸扎店。

中市口有两爿中药房,福星对过是扬州人陶家开的大德昌药房,城中小学对过是另一个本地人陶家开的长生堂药房。大福布店向南还有王家开的西药店。靠水部楼是中医朱月樵,主攻小儿科;小桥这边有中医童和斋,擅治伤寒诸症;在彩衣街有著名中医江云樵。在梁逸湾西医张厚诠先生开过大同医院,以后搬到中山路王义仲王府的西南角上。长生堂西边是震泰恒酱园店,店的后作一直连到菊花巷姻脂山。天和印刷店在大福布店南边,城中小学这边还有天章印刷店与广货店相邻,那时候印刷机是圆盘的那种。还有几爿茶食店,小公园在朱厨房东边,王家开的春和茶食店在天章印刷店对过,五芳斋和天星阁在中市口南。

茶炉子除了熙和巷头的扈家,还有中市口东的张家,菊花巷的闵家,贾家巷头的万家,水部楼那时在中市口直西,西边还有爿周家烧的茶炉子。马公馆东是谈家开的二层楼新邮旅社,对过是贾家开的东乐居酒楼。熙和巷头有徐家开的烧饼店,在县政府对过大照壁西还有一爿烧饼店和饺面店,我记得还有一爿郑侉子开的火烧店。县府街上有两爿剃头店,一爿在城中小学对过的曹家,一爿就是我们贾家巷巷子头林大老板家。陆玉山笔店在新邮旅社东,还有邓家豆腐店。夏家恒源油店开在小桥北,应该还有爿银匠店。周家开的染坊在大德昌药房北边点。还有不少五洋店,卖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胰(肥皂)、洋烟(香烟)和洋蜡烛。当然还有其他如漆器店、盆桶店、米店、刻字店等就不一一细说,这基本上就是中市口当年具有典型消费色彩的商业格局。

解放后高邮县人民政府仍然在老县府里办公,这里依然是高邮的政治行政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新的商业机构占领了社会主义市场,成立了国营性质的专业公司,如百货公司、食品公司、水产公司、糖烟酒公司、饮服公司、五金公司等归商业局管;木材公司、煤炭石油公司等归物资局管;棉麻公司、日杂公司等归供销合作联社管;粮管所归粮食局管。而公私合营后的各行各业又都成立了相对应的合作商店,集体所有制性质,由主管公司派出公方经理。那时各公司大都设在北门大街上,所以很繁华。中市口这个老商业圈各公司都下设了门市部。秦邮饭店设在了中市口西北角,向北依次为红星理发店、向阳浴室、水产门市部等;东北角是秦邮旅社和湖光照相馆,向北是医药公司中市口门市部;西南角是中市口百货商店,买布要布票、日用品凭证供应。糖烟酒门市部里的糖烟酒也都是计划供应的,好像只有二两五小瓶装的高邮白酒不要计划,高邮人那时有句俗话叫“高邮白,天天”,是高邮酒厂产的山芋干子酒,山芋干子是商品协作调剂来的。紧挨着是五一食堂,这里也曾说过书;东南角是中市口饮食门市部,蒸包子下面卖烧饼油条,收粮票。向南是酱菜门市部,酱醋不要票。还有煤炭商店,先是凭票供应椭圆形煤球,后才供应蜂窝煤球,也凭票供应煤油。紧接着就是中市口粮店,当然更是要粮票和油票的了。饮食门市部向东是日杂商店。马公馆成了干部招待所,后来秦邮饭店处砌了两层楼的百货公司门市部,实验菜馆其时已建成于干部招待所之东,小有名气了。还有水部楼这一带是白肉商店、豆食商店,猪肉和豆制品都是要票的;只有水产商店、蔬菜商店还有蛋品小组经营的小鱼小虾、蔬菜瓜果、瘪头破蛋这些商品有就供应,卖了为止。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企业改制,中市口的许多店铺产权转让买断,允许个人经商开店了,气象万新。高邮的府前街二期改造工程使中市口变大了、变宽了,不变的是中市口商贸圈的优势仍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