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她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菱塘回族乡。
她的经济发展源于农业,却在工业中崛起,历经岁月洗礼日升月恒。
悠悠三十载,弹指一挥间。她如一曲长歌,一领众唱,凝聚起菱塘人的初心与梦想;她是一部史诗,起承转合,见证着菱塘的跌宕与成长;她是一幅锦绣春光,百花齐放,定格了菱塘“四大产业”的蓬勃与希望。
2018年,菱塘回族乡迎来而立之年。三十年来,菱塘始终坚持贯彻“新理念”,用心开展“三服务”,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三十年前,菱塘无工业可言;三十年后,菱塘工业发展出乎意料!”谈起菱塘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菱塘回族乡原科技助理何正寅激动不已。他说,三十年前,这个农业小乡主要以农副产品、五金、砖瓦等加工为主,工业产值少得可怜。如今,菱塘一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从过去53%、34%、13%调整为7.5%、73.8%、18.7%;全部工业开票销售从1328万元增至51.64亿元,年均增长22 %;全部工业入库税收从40万元增至1.6亿元,年均增长22.1 %;建筑业总产值从2185万元增至60亿元,年均增长20.6 %。
“三十年来,菱塘的发展让人振奋,更让人震撼!”菱塘回族乡原乡长乔震山自豪不已:“菱塘的今天,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离不开菱塘历届班子成员‘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使命担当和坚定信念,离不开全乡上下拼搏努力和同舟共济。”三十年来,菱塘回族乡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一大批项目先后落户菱塘;始终坚持“筑巢引凤”,加快园区环境提档升级。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菱塘回族乡引进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真正实现了“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
市电线电缆协会会长、菱塘回族乡商会会长、光明公司董事长杨福贵介绍说,菱塘现有注册企业近500家,规上企业50多家,其中特种电缆、智慧照明、现代农业、民族旅游等基本产业逐步形成“四朵金花齐绽放”的良好局面。
三十年,铺就了菱塘的开放之路、崛起之路、振兴之路。三十年,演绎了菱塘电缆产业的精彩蜕变。“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高邮县菱塘电缆厂,三十年前,这个靠着人工作业的小厂子年销售额仅有十几万元。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成长起来,于1988年改名曙光电缆厂。”何正寅介绍说,曙光电缆厂更名后不久便接了第一笔来自营口的100多万元的大合同,全乡上下无不为之激动振奋。但激动之余,资金却成了这笔大单的“拦路虎”。为此,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生产补给了能量。而厂里则连夜赶工,生产一批交货一批。最终,大家的勤劳、智慧、诚信、团结、拼搏让电缆厂盈利60余万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曙光电缆厂的“破茧成蝶”也带动了全乡电缆行业迅猛发展,光明、红旗等一大批电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
“既完整配套,又各领风骚”。乡分管工业经济的党委副书记李克云告诉记者,三十年来,菱塘始终突出错位发展,做大做强特种电缆产业,基本形成了“一厂一品”的发展格局。作为菱塘电缆产业“领头羊”,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50强企业、电子信息业百强企业,拥有两条50万伏超高压电缆生产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超高压电缆企业之一,2015年登陆“新三板”,正在推进IPO上市;光明公司的船用电缆、红旗公司的矿用电缆,在业界独树一帜;迅祥公司的轨道交通电缆在圈内鼎鼎有名;亚光公司的军工电缆、中大公司的光伏电缆、金鑫公司的水密电缆、恒辉公司的计算机电缆,也是异军突起。2017年,全乡实现电线电缆产业开票销售33.31亿元,占全部工业开票销售64.5%;入库税收8128.76万元,占全部工业入库税收51.5%。
智慧照明,照亮菱塘康庄大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菱塘智慧照明的成长历程。菱塘智慧照明产业起步虽晚,但却发展迅速,仅十年时间,便发展成为集产品研发、照明方案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工程招投标等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乡工业助理吴孝峰介绍说,目前全乡共有各类照明灯具企业105家,产品涵盖LED路灯(隧道灯)、文旅景观灯、智慧城市照明、灯杆及通信杆塔(5G通讯专用杆)等,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件、省名牌产品2个。2017年全乡灯具产业开票销售12.13亿元,占全乡开票销售的23.5%。
农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十年来,菱塘在创新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突出高效示范,立足“生态农业”,推进“科技农业”,扶持“加工农业”,打造“品牌农业”,形成了优质稻米、特色水禽、特种水产、名优林木等高效富民产业。分管农业的乡党委政法委员姚宏宝告诉记者,目前菱塘拥有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场2个,省级渔业精品园、畜禽健康养殖示范场各1个,扬州市级农业(渔业)产业园2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5个。生态农业为菱塘增添了绿色,厚植了底色。
与此同时,菱塘将旅游业确立为永久性基本产业全力推进。据乡三产助理张兆山介绍,菱塘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旅游业发展委员会,注资成立了两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高邮首家乡镇餐饮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两届江苏菱塘民族旅游美食节、两届江苏菱塘老鹅节,开通了“扬州直通菱塘乡村一日游”专线,还创成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江苏清真美食之乡,菱塘盐水鹅入选“中国清真名菜”。
三十年筚路蓝缕,留下了一代代菱塘人不懈奋斗地铿锵足迹;三十年辉煌永驻,激励着一代代菱塘人踏歌前行。“四朵金花”齐绽放,姹紫嫣红格外香。壮美菱塘必将以其雄厚的实力、迷人的魅力,喜迎八方客商落户菱塘、开发菱塘、建设菱塘。 通讯员 朱根榴 王富裕 詹礼邦 记者 王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