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21:18:25 作者: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摘掉了‘穷帽子’,挺直了腰杆子,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刚刚脱掉“低收入农户”帽子的临泽镇小葛村村民胡映梅高兴地说。2019年,在村党总支书记祁志芳的介绍下,肢体残疾的胡映梅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每月收入近1000元,其儿子也成功找到一份工作,年收入达到3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像胡映梅这样通过稳定就业实现脱贫的并非个案。2019年以来,面对低收入农户增收难、经济薄弱村发展慢的“最大短板”,我市多管齐下补齐短板,在低收入农户脱贫上,重点强化扶持政策的落实落地;在经济薄弱村脱贫上,重点增强经济薄弱村的自身造血功能,全年共715户低收入农户、12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至此,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100%,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5万元。
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首先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我市进一步聚焦帮扶力量,强化督查推进,多措并举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联手发力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就业帮扶是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市全面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对未脱贫的715户低收入农户家庭进行逐一走访,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询问他们就业意向,帮助他们就近就便就业。目前,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592人已实现灵活和稳定就业,成功脱贫。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保障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住房、基本医疗。全年市财政出资292万元,用于低收入农户的日常生活开支;完成了226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工作;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按照每人300元高档标准全额资助到位。此外,对低收入农户子女就学的相关费用实施全额减免,发放新入学及在校大学生教育补助121.8万元。
在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的同时,我市还把因病因残致贫、生活难以自理、家庭收入低且负担重的家庭列入最贫困家庭,采取更具个性化的精准帮扶措施,累计发放照料费用235万多元。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全市上下联手发力,进一步释放内力,积极引导鼓励村集体通过加快土地流转,高效利用存量用地、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发包收入等形式,挖掘村级组织的自身潜力,增强“造血”功能。同时,借助外力,一方面持续采用“2+1”结对帮扶模式,按动态调整市级机关挂钩帮扶,重新整合部门帮扶资源,组织市级部门采取“2+1”结对帮扶模式帮扶经济薄弱村,支持帮扶村建设增收项目,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帮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另一方面,推进经济薄弱村物业产业项目建设,并积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保证项目落地见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持之以恒。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脱贫人口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帮扶政策稳定,加大临时救助和急难家庭救助工作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基层组织“领头雁”,吸引和鼓励当地能人,帮助村谋项目上项目,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提升薄弱村经济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