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全力为建设文化文明交相辉映的新高邮鼓与呼

2020-06-02 20:36:02    作者:□ 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唐以军    来源:今日高邮

文化文明融合,新闻舆论先行。站在媒体变革的历史拐点上,站在文化文明融合的“交汇点”上,更好讲好高邮故事、传递高邮声音、展示高邮形象,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高邮交相辉映,推进高邮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是融媒人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探索媒体融合“高邮模式”。高邮是中宣部确定的县级融媒体中心首批建设县市。一年来,市融媒体中心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服务为本,在理念、平台、流程、队伍、机制再造上求创新,在主媒融合、上下融合、内外融合、功能融合上求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形到有效、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历史性跨越,“报台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初步建立,融合做法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广电总局领导点赞,全媒体战疫宣传经验在全省宣传部长论坛上交流。下一步,市融媒体中心将深入学习市委书记韦峰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载体创新上做文章,驶入互联网平台快车道,做好”今日高邮”手机客户端,综合运用体验式、互动式、融入式的手段和方式,大力探索实施直播、视频、动漫、H5、无人机等新技术、新手段,努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精准化的传播路径,积极抢占新闻舆论制高点。同时,立足“新闻+政务+服务+N”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形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高邮经验、高邮样板。

强化“四力”教育,全力讲好文化文明高邮故事。过硬的作风、生动的语言、优质的产品是增强党媒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市融媒体中心将深入开展“四力”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从业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放大媒体融合效应,传承优秀文化根脉,擦亮文化名城金名片,让古老的高邮文化呈现新的面貌,让现代的高邮文明呈现新的特质。同时,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在语境上接地气,在语言上展活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百姓爱听爱读爱看的故事,不断生产出符合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关心关注的融媒体“爆款”产品,为高邮“代盐”,为人民“打CALL”,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全面展示我市建设文化文明交相辉映的新高邮文化品牌、文明实践、文艺成果,让高邮深厚的历史在新时代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照耀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多方集聚资源,努力拓宽传媒产业“高邮路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当今时代意义下的县级传媒生态圈,已是以党委政府主办的“一报两台”、网站、公众号、客户端与社会自媒体共生共融共存舆论场,这是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也是对现有媒体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一次整合。市融媒体中心将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一方面坚守“基本盘”,巩固广告发布、影视频制作等传统媒体产业,开拓手机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广告,通过“互联网+文创+演艺+企业”等模式,助力我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大力拓宽新视野,推进传媒集团实体化运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集聚乡镇数字影院、户外广告、车身广告等资源,参与电子政务、网上商城等智慧城市建设,拓宽高邮传媒产业发展路径,增强市融媒体中心造血功能,为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为建设文化文明交相辉映的新高邮增加产业活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