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高铁开通首日,让我们聆听一座城市的欢呼!

2020-12-13 09:32:1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12月11日,连淮扬镇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高邮站、高邮北站正式启用。伴随着高铁的汽笛声,文化文明交相辉映的新高邮实现了“高铁梦”,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这一天,83万高邮人民欢欣鼓舞,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喜悦和憧憬,让我们一起聆听这座城市的欢呼,记录和见证这份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激动。

梦圆时刻,无尽的幸福和激动

高铁到,百姓笑。坐上高铁走四方曾是83万高邮人民的追求与梦想。一大早,尽管没有阳光的清晨透着寒意,但连淮扬镇铁路高邮站站前广场上早已聚满了人群,上到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婴儿,大家或两两相伴、或三五成群、或全家出动,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高邮站的芳容,迎接列车到来。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伴随着欢快的歌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可见幸福的笑容,站房内外,大家纷纷拍照留影,一致感慨:“高邮终于通上高铁了。” 身穿保洁服的孙必英是高邮镇十里村村民,看着气势恢宏的高铁站,年近7旬的她激动不已道。几年前,老宅拆迁建设高邮站,如今高铁开通了,看着曾经居住地变成现代化高铁站,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与自豪。“拆迁后,我们一家5口都住进城里商品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67岁的张春兰说, 高铁通了,这是老百姓的喜事,更是家门口的大事,为高邮站让房,我们心甘情愿。

 

“摆个POSS,我给你拍照。”“好了,换个姿势,再来一张。”在现场,一位拄着双拐的男士引起记者的注意。他告诉记者,自己叫于绍虎,老伴叫吴春香,两人均是残疾人,听说高铁开通的消息后,一大早就乘公交车从甘垛老家来到现场,想亲眼看看高邮高铁站的模样。“大气、好看。” 于绍虎感叹道,高邮发展越来越快,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政府的好政策也让他们残疾人生活无忧,有机会我们也要去坐一坐家门口的高铁。

普通群众欢欣鼓舞,参建者更是激动万分。“你看,这就是我们为了高邮站专修的隧道!作为一名参建者,一名高邮人,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这一刻,我幸福满满。”江苏弘盛集团工作人员刘峰说,作为建筑人,将会继续努力,为美丽高邮贡献力量。

来自中建八局的高邮站现场负责人田济穷和同事们感同身受,他们站在一旁说着笑着。来自南京的田济穷感言,作为高邮站参建者之一,高铁建成通车,这一刻最开心、最难忘。 “来高邮工作、生活,切身感受高邮人民的热情、淳朴、善良。今天高铁开通了,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建好高邮站是我们回报高邮人民的一种方式。祝愿高邮越来越好!”来自陕西的杨步朋说。

分享喜悦,社会各界各显神通 

兴奋、高兴、激动……高铁开通,全城欢呼,社会各界用不同方式传播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连淮扬镇铁路高邮站开站仪式现场,由高邮邮政公司制作的2千枚“连淮扬镇铁路高邮站开通纪念”首日封和1千枚“连淮扬镇铁路高邮开通纪念”个性化邮票首发,市民纷纷抢购。“我一大早就到现场了,高铁开通意义非凡,作为集邮爱好者,这次发行的首日封和个性化邮票都非常值得收藏。”76岁的集邮爱好者潘中林激动地向记者展示着首日封,并表示将这极具纪念意义的首日封寄给亲朋好友们,分享喜悦心情。

分享喜悦的方式多种多样。高邮的文化名人、文学爱好者用诗词歌赋的方式来庆祝高邮实现“高铁梦”。“多少巡游梦想,百转千回难访。今驾玉龙飞,从此风驰电往。酣畅,酣畅,万里风光在望……”高铁开通当天下午1时许,我市诗词爱好者七狄第一时间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如梦令 高邮高铁通车抒怀》,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七狄一样,痴迷诗词的蒋成忠也在微信群内有感而发:“云龙腾起到高邮,鲲化金鹏瞰九州。放眼苍穹观玉宇,高瞻远瞩向全球。”诗词一发出,立即赢得群内好友一片赞扬声。

除了诗词歌赋外,摄影爱好者也用手中的镜头来分享这份喜悦。“为高邮高铁点赞喝彩。”摄影爱好者张明举着照相机激动地说,从高铁开建到启用,自己已经拍摄了几百张图片,今后还会跟踪高铁开通后的点点滴滴,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和幸福时刻。

市民朋友则纷纷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喜悦。“从2015年9月19日到2020年12月11日,等了1910天,我等于等到了你。” 10日晚6时许,市京沪高速服务指挥部工作人员张正清在购得站内取票机的第一张纸质票后,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发文并配上高邮至上海的高铁票。他告诉记者,自己曾是高邮铁路办工作人员,从连淮扬镇铁路高邮段建设召开的第一场现场会,到打下的第一桩,再到首榀箱梁架设,都参与其中,见证了高邮高铁建设全过程。“当得知购票时间点后,我一直在关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购买了一张高铁票。购买这张票,发个朋友圈,留个纪念,庆祝这个历史时刻。” 张正清激动地说道。 

“高邮高铁11日开通啦!乘高铁回高邮,那速度,一个字,快!”……高邮高铁依然成为热门话题。来到现场的市民朋友们不停地拍照片、拍视频,上传朋友圈、抖音,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信息、分享喜悦。身在他乡的游子们在得知高铁票开售消息后,纷纷通过手机抢购高铁票。“终于可以坐高铁回家了,我们离家的距离更近。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身在不同地方的他们发出了共同的心声。

高铁时代,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当日上午10时42分,在一声长笛之后,C3752次列车准点到达高邮站1号站台,稳稳地停靠在了高邮人的“家门口”,这是高邮站启用后首趟进站的列车。

看着驶入站台的列车,全国劳模代表,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心主任、工程师吴战宇难掩内心激动。“以前出差只能开车或者坐汽车,现在直接乘坐高铁,更加便捷。” 吴战宇坦言,高邮通上高铁,让我们看到公司美好的未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多年来,相对于苏南地区的企业来说,我们招聘人才较为困难。如今高铁通了,相信来邮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强,高邮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吴战宇感言,高铁架起了高邮与全国各地的“桥梁”,对于企业来说,如同打开了一扇大门,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高铁速度。

“乘上幸福快车,奔向美好明天。”卸甲镇党委书记顾权斌说,连淮扬镇铁路开通后,将会带来更多的信息流、商物流,进一步彰显高邮的交通优势,提高高邮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的“磁吸力。”下一步,卸甲会抓住高铁开通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开启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机遇正乘着高铁而来。连淮扬镇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高邮正式融入全国高速旅游经济版图,进入高铁旅游新时代,高邮文旅也迎来了发展的新一轮机遇。”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赵锦章说,将以高铁通车为契机,积极加快高邮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放大高邮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推动高邮文化与旅游方面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有效地推动“好事成双在高邮”走出江苏辐射长三角,进一步提升高邮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全国游客提供诗和远方。

生活中除了诗和远方,还有家的温暖。高铁的开通也让“常回家看看”即刻实现。从常州归来的蒋彬一出站便感叹道:“以前高邮没有高铁,来去都不方便,现在通了高铁,一转眼就到家了,以后一定会经常回家。”他告诉记者,原本打算等元旦放假时开车回家看望父母,在得知高铁票开售的消息后,立即改变主意,第一时间购票乘高铁回家。

在丹阳做生意10多年的高邮人陈海勇一下车,便拿起手机拍起照片发朋友圈。他感叹道,以前回家开车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坐高铁1个小时不到就能到家,这么快的速度,激发了自己回家创业的热情。

人群中,穿着一身警服的抗疫先进个人刘晓琳尤为耀眼。“我与爱人分别来自山西和浙江。高铁开通,我们第一时间将这份喜悦分享给了外地的家人。”刘晓琳高兴地说,如今,他们夫妻俩工作、生活都在高邮,已经成为“新高邮人”。进入高铁时代,相信高邮的明天会更美好,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加幸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