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逐梦前行追千亿

2020-12-22 20:09:53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回眸·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之工业篇

□ 记者 杨晓莉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高邮强。

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发展的高度。

五年,是一个跨越,丈量着发展的幅度。

按下“回放键”,高邮工业5年奋进足迹清晰可见:

五年来,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秦邮特钢跻身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全省民营制造业200强企业。

五年来,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由“十二五”期末的438亿元,增加到现在的97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5.9%,位居扬州县市区第一位。

五年来,全市规模企业数从501家增加至598家,开票亿元企业从57家增加至104家,全市企业整体规模大大提升,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

站在“十三五”收官的时间点回望,这一连串亮眼的数字,无不展示着这五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五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市工业总量稳步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新兴动能不断迸发,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邮工业递交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发展答卷。

重点企业勇立潮头  工业开票实现翻番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今年11月13日,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地图》,揭晓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高邮榜上有名,名列第55位,较去年跃升36个位次。

位次前移背后是工业经济壮腰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开票销售实现971亿元,比去年净增长115亿元,实现并超额完成“净增100亿元”必保目标,增幅列扬州第一,实现5年翻番,目前,正全力以赴向千亿奋进。

回首高邮工业5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令人心潮澎湃的数字,更是一篇篇充满梦想与激情的华美篇章。纵观工业经济发展轨迹,重点企业均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用实干和担当刷新着工业经济的成绩单,在时代大潮中搏击风浪勇立潮头。

2009年落户经济开发区的秦邮特钢快速崛起,其在工业开票和工业入库税收的榜单上一直遥遥领先,成为高邮工业战线的排头兵。2018年,秦邮特钢开票销售突破了100亿元大关,成为我市第一家百亿级企业。

“企业发展如此之快,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准施策。秦邮特钢今年开票销售有望达到125亿元。” 扬州市秦邮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家榕信心满满地说。

2017年4月28日,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打破了高邮没有上市企业的尴尬,树起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近年来,传艺科技在笔记本电脑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零组件研发方面,一直处于该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去年年底,公司自主研制的两项新产品顺利通过新产品鉴定,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秦邮特钢破百亿、传艺科技上市是我市培大育强工业企业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我市把做大工业总量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先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一大批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目前,我市开票亿元企业已经增加至104家,其中,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6家。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企业,高邮工业经济才绘就了发展的“上扬线”,连续保持高位运行,主要指标增幅始终位居扬州第一方阵。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不利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全市上下瞄准“工业开票净增100亿元、总量力争过千亿”的目标,奋力“比学赶超”,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组织,铆定目标、全力冲刺,工业开票销售等主要指标逐月增长、逐季回升。

创新驱动绿色引领  铸就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年末岁尾,位于卸甲镇的江苏金飞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内,上到公司的领导层,下到车间的每一名员工,都在为公司新产品上线忙碌着。“这些年我们通过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创新,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之际,产品出口不降反增,实现逆势飞扬。”公司总经理张春元说,今年以来公司先后有50款新产品上线,以适应市场需求,获得市场话语权。

金飞达电动工具,发端于农具加工,成长于电机配套,壮大于品牌代加工;从最初简单地承接订单,到专注创新、做精主业,主动整合世界资源,引领台式电动工具创新潮流。2017年,金飞达销售首次超1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2亿元。

五年来,高邮一大批企业像金飞达一样,不断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为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恒斌说,近年来,曙光电缆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目前手中订单充足,今年超越去年实现开票销售15.8亿元、入库税收3417万元的目标希望很大、信心很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五年里,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进行工业技术改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总数达256家;培育特种电缆、智慧照明、智能健康装备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50项。

一子动而全盘活,通过创新引领,我市不少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全国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4家、省“专精特新”产品8个、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项目 200个。

创新助推蝶变,铸就发展新动力,而绿色更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十三五”期间,109家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累计节能约17万吨标准煤,废水减排约180万吨。累计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53项,GDP能耗下降率约为18%。华富储能、欧力特电池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全面关闭高邮湖、大运河、三阳河沿线化工企业,守护生态环境底线,为新兴产业腾让空间。

此外,“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把“企业信息化、软件产业化”作为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抓手,软件和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五年新增“双软”认证软件企业40 家、软件产品78 件。

产业集群增加活力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走进扬州晶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铸锭车间100多台多晶硅铸锭炉满负荷生产。公司总经理黄金强坦言,落户开发区三年来,公司年产值始终保持着上扬态势,得益于园区内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大格局。

包括扬州晶樱光电科技在内,开发区狠抓光储充主导产业,产业基础不断筑牢,开票销售占比从2017年的10%上升至2019年的25%。

这是产业集群发展释放出澎湃动力的典范。在聚焦光储充产业发展上,我市还明确了极为精准的招引扶持政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规划、总量50亿元的产业配套基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12月17日上午,落户我市、总投资高达110亿元的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正式签约。谈起选择高邮的缘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华斌直言不讳地说,就是看中了高邮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配套设施。在此之前,我市成功签约落户的中环艾能、新能易事特、赛得能源、航天数联等一批引领性、标杆性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18”期间正式签约落户的中环艾能项目仅半年时间就突破开票销售1亿元。

五年来,我市“4+4”产业体系实现了新的“聚变”。如今,高邮机械装备产业规模总量突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形成了包括装备制造、金属及制品、电气件、基础零配件制造、电动工具在内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电线电缆产业错位化特征明显,100多家生产企业各有特色、定位清晰。照明灯具产业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形成了上下游产品、上下道工序配套协作的完整链条。纺织服装产业加工能力强大,享有服装行业“高邮没有不敢接的大单,也没有不敢接的难单”的美誉。据统计,去年,四大基本产业实现开票销售412.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开票销售的66.2%,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固器”。

稳有“压舱石”,进靠“新产业”。“十三五”期间,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四个新兴产业体量逐渐发展壮大、新的优势逐渐显现。据统计,四个新兴产业规模企业实现开票132.6亿元,增幅5.8%,占规模经济总量的21.3%。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集聚,项目的集聚离不开招商引资的持续推进。为此,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市内开展“冲刺赛”,市外对标“擂台赛”,项目的数量、体量、产业效益年年递增。今年以来,我市共签约项目150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注册率达88.1%、开工率达5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扬州招商引资“擂台赛”中连续两季度获奖红旗。

新机遇、新挑战、新征程,高邮将在拼搏奋进中逐梦前行,用智慧和汗水续写工业经济的新篇章,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