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富”民答卷写满幸福温暖

2021-07-22 22:04:36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 本报记者 孔令玲

近日,一场开在麻鸭养殖现场的“带货”直播火了。我市小白兔科技公司经理刘文芳将直播开到了养殖场,平均每天成交的麻鸭鸭蛋和大闸蟹订单数量近六千单。

小白兔科技公司的“走红”是我市大力实施创业扶持的缩影。五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为就业和创业提供了“金饭碗”。五年来,我市强化就业创业扶持,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77%低位,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5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15元,年均增长7.5%、6.3%。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道。五年来,我市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创新直播“带岗”,网上招聘会“线下”转“线上”,一项项创新招聘方式让待业和失业者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同时,我市还提升就业“硬件”和“软件”,完善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出台就业见习补贴政策。每月就业见习补贴为1830元,高于扬州其他县市区。88家就业见习基地提供各类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提供见习机会。我市还调整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全市20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到了实惠,每年领取社保补贴资金超过1200万元。市人社局与富民创业贷金融机构联合在疫情期间为创业者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发放创业贴息贷款,帮助创业者渡过难关。不断扩容的“政策红包”中,创业贷款最高达200万元,有效助力全民创业。

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落一人。5年前,送桥镇送驾桥村村民唐金山被纳入贫困户。五年来,他家的房子从四处漏风变为窗明几净,日子从以前捉襟见肘到现在顺利脱贫。唐金山的先天性眼疾也得到了有效治疗,妻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共谋“百姓富”的征程中,我市始终没有忘记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五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最贫困家庭精准帮扶工作,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推动普惠制政策“应享尽享”“科学享受”的基础上,坚持扶贫与扶志、治标与治本、“输血”与“造血”并重,为最贫困家庭制定个性化方案,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第一轮帮扶最贫困家庭411户、第二轮335户、第三轮282户、第四轮247户……受帮扶家庭数量减少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出了困境,重燃了希望之火。

洋溢在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就是百姓给“富民答卷”的高分。五年来,我市深入排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连续15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推动民生工作。打开民生工程的实施清单,一个个实事项目跃然纸上。项目围绕现代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环境、公共服务等重要民生领域,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公益性的民生工程。

特别是今年,我市推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清单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关键事项,着力解决短板问题,并构建了市领导领办“办实事”项目机制,通过调研、走访、征集、信访等渠道,建立“20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库”,面向社会公布两批50件办实事清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结对志愿服务、“千名党员走百企访千户”等活动,组建“田专家”队伍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其中,《兴农“田专家”“粮心”保粮安》《共护绿色家园志愿服务先行》等办实事案例在全省推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五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好转。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近20亿元,对城市的三级医院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如今,“城区2+4、农村4+8”的医疗布局规划蓝图已全面落地落实。全力打造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三垛医疗卫生中心被命名为“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送桥、临泽、卸甲中心卫生院相继顺利通过二级医院创建。同时,县级专科医师还与乡镇全科医师、村级乡村医师组成“三师”健康服务团队,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健康宣教、慢病管理等服务。乡镇卫生院全面升级改造,整合城乡资源,优化医疗布局,初步建成了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系千家万户。五年来,我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制定出台《市区新建居住区教育设施配套实施意见》,修编《高邮市城区教育专项布局规划(2019-2030)》,城乡学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2016年以来,以落实“民生实事”和义务段学校“全面改薄”项目为抓手,全市累计投入17.11亿元,完成乡村新改扩建校安工程和教师周转房75项,面积19.10万平方米;累计投入8600万元升级和改造教育装备,152所学校创成省市“智慧校园(课堂)”,56所学校实现了运动场地塑胶化。蝉联扬州市高考“特别贡献奖”,对口高考实现扬州市县区职业学校“九连冠”,万人口本科上线率位列扬州第一方阵。

一组组亮眼的成绩勾勒出了民生持续改善的轨迹,承载了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百姓富”已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答卷上最幸福和温暖的字眼。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