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18:01:59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17日上午7时许,初冬的清晨裹挟着丝丝寒意,让人直哆嗦。今年67岁的刘正鸾,已经开始她一天的志愿工作。只见她身穿红马甲,一个人正在拆除着大淖广场旁居民墙上破损的横幅,双手在寒风中冻得微红。她告诉记者,这是她负责的社区1网格区域,总共有115户居民。每天她都要从窑巷口出发,经大淖广场,再至福乐园小区等绕一大圈,一圈下来近2个小时。遇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能处理的便自己当场动手,需要其他部门帮忙的就拍照、注明地址和原因上传至社区网格群及城市啄木鸟平台,隔一两天她还要再来现场看看是否已经处理到位,做好跟踪反馈。
“刘大姐,最近有什么新政策?”“刘大姐,我家旁边的杂物我都理清了,全力支持你工作……”当天,刘正鸾还要去独居老年人家中,登记社区为他们办理手环的个人信息。一路上遇到的几乎每一位社区居民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她也热情地一一回复,从随身的蓝包里取出新的创建宣传单发放给居民,讲解给他们听。小小的包看着不大,装满了各种材料:宣传单、巡查情况记载表、不文明现象记载本……足足有大几斤重。记者翻看她的不文明现象记载本,里面详细地记载着日期、巡查情况、整改情况等,一条条、一页页、一本本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她每天巡查遍布城市的足迹,更是她每天对待创建工作的态度。“你看,这是我记录的巡查情况记载表,2020年11月份巡查发现113条不文明现象,今年11月份只有29条。看到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城市环境越来越好,感觉自己工作也更有劲了。”刘正鸾说。
提到刘正鸾,大淖社区工作人员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刘大姐这么多年来都是主动做着这些志愿服务,不拿一分一毫,平时更是帮助社区解决了不少难题,这种坚守的精神大家都很敬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