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 20:21:39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记者 葛维祥 通讯员 刘冰章)11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高邮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在高邮揭晓。国内著名评论家组成的终评委员会经过热烈讨论和现场投票,高邮市公证处现场公证,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了评审,最终评选出冯骥才的《木佛》等5部作品获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丁帆的《饿乡记食》等5部作品获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散文奖。
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的评选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汪曾祺的文学遗产,致力于短篇小说、散文的文体探索,通过奖励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本届汪曾祺文学奖评选活动于2021年启动,经提名委员会提名、复评委员会评审,最后由终评委员会评出。
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组委会主任、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汪兴国在主持评前会议时表示,打造汪曾祺文学品牌,继承发扬汪曾祺的文学遗产,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中国当代作家关注高邮的文化建设,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延续和拓展地方文脉,也对进一步弘扬汪曾祺文学精神,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构筑文学精品创作高地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代表组委会对终评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二是要体现专业规范的评审水平。同时他希望,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获奖作品,推动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转化。
本届汪曾祺文学奖全面梳理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短篇小说、散文创作。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指出,本届汪曾祺文学奖入围的作品水平很高,题材丰富、艺术手法多元,代表了2019、2020这两年国内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次评选活动公平公正、科学规范,评委们事先仔细阅读了作品,会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意见非常统一。汪曾祺文学奖的设立和举办,对江苏短篇小说、散文繁荣发展和文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对高邮作家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建议,汪曾祺文学奖可以进一步增设本土作家奖项,以利于推动高邮本土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贾梦玮说,从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来看,散文家和散文的边界在扩大,写散文的队伍越来越大,散文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考虑到汪曾祺的散文风格,最终得奖的作品,多以抒情的、表达真情实意的为主。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文喜希望通过汪曾祺文学奖让“汪曾祺”这张高邮文化名片发挥它应有的、最大的作用,推动高邮文学之乡创建,为高邮文艺文化事业发展再添新的硕果;加大文学奖成果的运用,通过丰富奖项发布和颁奖的形式,让获奖作品增加与高邮文化发展的关联度和贡献度,让这一奖项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同时,他期待更多名家关注高邮发展,更多的文艺组织和文艺家能够走进高邮、常来高邮、书写高邮,为高邮的发展留下精美的篇章。
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冯骥才 《木佛》,载于《北京文学》2019年第11期
笛安 《我认识过一个比我善良的人》,载于《花城》2020年第1期
房伟 《小陶然》,载于《当代》2019年第5期
哲贵 《仙境》,载于《十月》2020年第3期
汤成难《寻找张三》,载于《钟山》2020年第2期
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
丁帆 《饿乡记食》,载于《美文》2020年第11期
刘琼 《带回兰花草》,载于《雨花》2020年第3期
王尧 《我坐在码头上,木船向东向西》,载于《长江文艺》2019年第6期
刘大先 《故乡即异邦》,载于《十月》2020年第4期
刘亮程 《月亮在叫》,载于《天涯》2019年第5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