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
2006-05-18 00:00:00 作者:张安军 来源:今日高邮
天山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把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作,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热潮。截至目前,该镇共投入资金近200万元,投入工日0.56万个;疏浚整治村庄河道24条,计28.46公里;清理山塘1361座,扩浚山塘91座;清理水生植物9.76万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1450方,打捞漂浮物3.2万平方米,清理鱼罾鱼簖2处。
天山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内涵,营造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活动的浓烈氛围,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天山镇碧水工程长效管理实施方案》两个文件,组织召开了党员大会、三干会、群众大会,并张贴了宣传标语18条,悬挂横幅6条,进行电视讲话2次,从舆论上掀起了热潮。
年初,由镇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水利、农机部门牵头,对全镇河道总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对清障所需资金进行了核算,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并分配了任务,明确了完成时间,还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
由该镇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牵头,驻村镇干督查指挥,分集镇区和农村区,采取专业队清淤与群众自行清理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一个月时间,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共完成土方近100万方。
资金是河塘疏浚整治的保障,为了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多头多路加大投入。该镇一是自身筹。镇财政拨一点,各村在一事一议中筹集一点。二是争取扶。寻求上级结对帮扶部门的资金、物资和人力的支持。三是义务投。号召农村党员、群众加入到整治中,全镇近400名党员、群众免费义务投入劳动已达1000个工日。四是以土换。结合集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养殖大户对土的需求,以土换资近4.5万元。
该镇还从四个方面建立村庄河塘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从增强村民文明卫生意识入手,建立经常性的宣传机制,营造创建卫生村的浓厚氛围;二是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集镇区的清洁卫生分别由各单位负责,政府已与镇区各部门单位、企业签订50份门前“四包”责任书,明确内容、范围、标准和要求;三是以市场化保洁为手段,建立定期疏浚整治制度,确保疏浚清理工作的持续性。由村里出资,为村里具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及贫困户提供保洁岗位,将河道、村道、绿化等保洁养护工作分段承包到人,同时建立健全养护保洁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细化量化考核和奖励办法,提高保洁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村庄河道长效保洁。目前已落实保洁人员16名,年报酬近10万元。四是完善垃圾收集房等硬件设施,提高农村卫生硬件水平。该镇决定从今年起将每年从一事一议和以资代劳中拿出15万元用于碧水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