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6 00:00:00 作者:慧梅 来源:今日高邮
调整好状态考出好成绩
――我市心理咨询师陈红珍为考生支招
今天离高考还有一天,不少考生和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症状。对此,我市心理咨询师陈红珍专门为各位考生和家长讲述如何减压,调整好状态,积极应对高考。
提前调整生物钟
很多考生习惯挑灯夜读,常很晚才睡觉,有的压根就是“夜猫子”,越晚越精神。这样很容易导致考生第二天上午10点后精神萎靡,不能聚精会神听课,更不能顺利进入良好的考试状态。
高考时间从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3点到5点半。为了使考生在这个时段内精力最充沛,大脑最兴奋,思维最清晰,陈红珍建议考生们晚上11点前入睡,并要确保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市部分学校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高考前安排了两天休息日让考生休息好,有利于他们以最佳备战状态迎战高考。
积极的心理暗示
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积极的、肯定的心理暗示能增强考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正常或超常发挥。陈红珍说,只有考生充满信心、情绪稳定,记忆力、思维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考试才会得高分。
现实中,平时考试成绩特别好的考生精神压力特别大,往往一两次失误就会自我否定,丧失信心。她建议考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经常给自己进行“我一定能行”、“我比别人刻苦,付出肯定有回报”等心理暗示,另外,走路要昂首挺胸,步伐快且有节奏感。同时,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气,千万不要打击孩子,说些“你肯定不能考上……”之类的话。
考一门丢一门
有些考生考完试后习惯对一下答案,估摸一下成绩。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陈红珍说,一般而言,考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很强,情绪也不是很稳定,通过对答案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后极容易产生懊恼、后悔等不良情绪,这样就更不利于下一场考试的发挥。
她建议考生要考一门丢一门,相信自己在这一门考试中已经将所学的知识全部都用上了,更加稳定、积极地为下一场考试做准备。家长和老师也不要问及考试情况,以稳定他们的考试情绪。
树立正确的因果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高考就会回报给你多少成绩。考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能低估自己,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念,给自己确立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一个合适的位置。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要正确看待结果。达到目标固然可喜,没有达到也不要灰心。回头看看自己是知识储备得不够,还是考试过程中太过粗心大意等等。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下一次改进就会有所收获了。
陈红珍还提醒广大考生家长要做好“保暖瓶”,要外冷内热,即使心中有多么着急、焦虑,外表也要沉着冷静,因为他们的冷静对考生情绪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全面做好内勤保障工作,准备卫生饮食,确保接送安全,并要帮助考生把握考试时间,确保考生万无一失进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