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2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11日上午,俞群在王坤带领下来到市红十字会,交上了一份特殊的“申请”:我自愿在我病逝时捐献我的遗体(包括眼角膜和能用的器官),为社会上需要的病人献出我的一点爱心。
俞群本该在3月份就去苏州会诊,可高昂的治疗费用却让这一计划搁浅了,她只好在家中无助地等待,而王坤则四处打工挣钱。他俩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热心读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截至目前,他们已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一万余元。
这些关爱,在俞群的心里,化成了不尽的春雨。俞群想:如果有一天生命终结,她将如何回报这浓得化不开的关爱?于是她在去苏州会诊前,来到市红十字会签器官捐献协议。如果会诊情况不好,她将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俞群说,这是她有生以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市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了解情况后,深深被感动,并告知俞群捐献器官必须让直系家属签名。俞群立刻打电话给父亲说,“求求你们原谅女儿的不孝,我欠下了太多太多的债,我下午就要去苏州了,万一这次手术不成功,再想签协议就来不及了……”。
上午11:00时,俞群和她的家人在“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写上了他们的名字。
下午1:10,俞群和王坤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坐上了开往苏州的客车,记者和许多好心人一样,期待俞群的手术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