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3 00:00:00 作者:叶建柱 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李某一家六口有四人“智障”,在汤东村村干部的关心下,今年57岁的李某和他25岁的女儿被安排进该村欣欣机械厂干扫地等力所能及的杂活,家里每月增收六七百元,这个残疾人之家又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据汤东村村支书介绍,在镇人大代表和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村27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全部进厂上班。
汤东村是汤庄镇私营经济的发源地,该村村民在各地办厂21家,在本村办厂的近10家。村里近80%的劳动力在工厂上班,去年农民人均纯收6500元。大部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剩下的残疾人怎么办?2005年,在镇人大代表的提议下,新任村支部一班人将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除根据残疾程度每年向残疾人发放200至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外,村干部还和人大代表一起到有关企业“游说”,动员企业接纳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仅欣欣机械厂就安置了十多名残疾人,有一位残疾人腿脚不便,但他在管理和技术上刻苦钻研,还被任命为某企业副总,年薪达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