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眼里的新农村建设
2007-01-19 00:00:00 作者:吴天真 来源:今日高邮
市长范天恩在描绘2007年新农村建设蓝图时,在报告中说: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镇域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镇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赵云峰代表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最迫切的任务。就司徒而言,一是水产业地位要进一步确立,拉动农民增收;二是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保障农民增收;四是采取措施确保农副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民增收;五是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面,加快农民增收;六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三大合作,保证农民增收。
李生代表说,在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苗头,一是个别地方和干部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看成是村庄建设,把精力、财力都放到建设庄台、盖新房子上。二是急于求成的现象严重,缺乏长期的安排和考虑。他认为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要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突出区域特色,制定建设规划和农村政策要创新。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要考虑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应当取决于市场和农民自身。他认为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组织问题,什么时候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的力量就会排山倒海;把农民团结起来,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就能繁荣昌盛,经济繁荣了新农村建设就会强势推进。
金传书代表说,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这是一项根本性的工作。乡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能力,促进科学种田,要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转产就业能力,帮助农民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把农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议乡镇要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