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为灾后生产自救支招
2007-07-12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11日上午,市农林局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万胜一上班就赶往三垛、司徒等受特大暴雨袭击的乡镇,现场帮助指导农民进行灾后水稻生产自救。据悉,市农林局生产科、经作站、水产站、林业站、兽医站、植保站等科室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也都纷纷奔赴乡镇、村组,为农民灾后生产自救支招。
受8日至9日集中强降雨的影响,我市农业灾情比较严重。据统计,全市有56万余亩农田围水,37万多亩农作物受灾,40万亩鱼塘漫水。灾情发生后,各乡镇在迅速组织防汛排涝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这次暴雨灾害中,损失惨重的要数棉花。全市5万亩棉花,遭受灭顶之灾的就有2万多亩,其余不同程度受淹。棉花生产专家、高级农艺师喻义珠告诉记者,棉花退水之后急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清沟扶正、追施补伤肥等一着都不能让。棉田扶正最好在傍晚进行,因为棉花根系活力差,烈日下扶正容易造成人为损伤;田能着脚后,迅速补伤肥,不要施得太猛,少量氮肥即可;淹水比较严重的棉花,出水之后,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天气晴好,田间收干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培土壅根,加强正常管理,适时追施花铃肥,受灾严重的田块第一次施花铃肥要少施轻施。
记者连线在田头指导生产自救的郭万胜时,他根据自己调查了解的情况,提醒广大农民,灾后水稻生产管理要抓住4个关键环节:要尽快排涝降渍;补伤肥不宜施得过多,一般每亩15斤尿素、10斤钾肥即可;由于灾后田间湿度大,易于纹枯病大发生,灾后病虫害防治切勿掉以轻心;目前,水稻有效分蘖基本够数,搁田尤为重要,搁田措施到位,有利于水稻丰产丰收。
我市是水产大市,水产养殖也遭灾。市水产站站长董学洪希望广大养殖户抓住晴天有利时机,及时抢修养殖设施。要科学排降池塘水位,内外水位落差要平衡,防止塌埂蹦堤。要针对受灾实际情况,摸清池塘家底,积极补放种苗,调整放养模式。同时,注意灾后池塘病虫害防治,确保大灾无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