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3 00:00:00 作者: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每年的“三夏”大忙时节,我市空气中就会不同程度地弥漫着燃烧秸秆的烟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给交通带来了不便。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为什么一到农忙时节仍然火焰四起,浓烟滚滚?田间何时才不再冒烟?烟雾何时才不再紧“锁”邮城?
秸秆焚烧危害多
昨日,记者在市区看见,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烟雾使得路上能见度很低,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味。据市环保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邮城的空气质量有所下降,空气污染指标逐渐上升,尤其是粉尘指标,已经达到了轻污染的程度。
另据了解,秸秆焚烧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而且对呼吸道产生影响。这几天,医院里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多了起来。市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周瑞祥告诉记者,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微小的粉尘,普通人吸入这种气味后,会感到气急、胸闷,也可能引起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病人可能引起急性发作,严重的会导致窒息。同时,浓烟还会使人眼睛结膜发炎、充血、水肿。
此外,浓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不小影响,尤其是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市南海中学初三的一名女学生告诉记者:“晚自习的时候,就看见外面灰蒙蒙的一片,飘到教室里的烟雾特别呛人,而且眼睛睁不开,导致作业都没有以前完成的及时。”
图方便一烧了之
据了解,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具有丰富养分,而燃烧后,相当一部分养分挥发到空气中,留在地里的有效养分很少,会致使土壤肥力降低,发生板结,而且危害很多, 农民朋友为何还要焚烧呢?
采访中,一农民告诉记者,现在农民收割之后的秸秆几乎都就地烧成灰,当肥料。以前有的卖给小土窑,有的运回家当柴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用不着也卖不出去,捆起来太麻烦,不如一把火烧掉。还有的农民表示,秸秆收了不知存哪里,不烧掉又不好插秧,如果收集起来到别的地方卖,连路费都赚不回来,一把火烧掉最方便。
秸秆禁烧“路”在何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改变,农作物秸秆也由过去农村主要能源变为主要污染源。市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质量下降已经引起了环保部门的重视,环保部门将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乡镇配合政府现场进行督促检查,对秸秆焚烧行为进行查处。同时也呼吁广大农民不要焚烧秸秆,充分利用麦套稻、机械全量还田等技术利用好秸秆。
据统计,目前我市每年产生的稻麦秸秆在70万吨以上,市委、市政府对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大力推广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然而,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一定困难。市农林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秸秆还田技术难推广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宣传推广不够,多数农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秸秆作为一种增肥沃土资源的重要性,认为越简单化、越省事越好;另一方面就是现有秸秆处理机械装备还没有完全到位。
专家建议:加大宣传秸秆还田力度,让广大农民从根本上认识到秸秆还田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秸秆还田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