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环保“还债” 使水天明净生态高邮 让人心神爽

2008-07-15 00:00:00    作者:殷朝刚 彭勇 陈荣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记者在市环保局采访时看到一组权威数据令人振奋不己:我市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7.2分,超小康社会综合考评达标分值7.2分,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98.1%;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菱塘、卸甲、司徒、马棚东湖村、高邮镇凤凰村等近70个乡镇、村先后获得国家、省、扬州市环境优美镇、村称号。

短短两年多时间,我市环保事业为何能取得如此令人振奋的成绩?环保局的同志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生态高邮”的工作目标,同时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下苦心偿还多年来欠下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的“环保债”。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市用于“环保还债”的直接投入就达3亿多元(不包括企业自身投入),关、停、并、转、迁一些污染企业而造成的生产经营“损失”不计其数。

为切实清还多年来欠下的“环保债”,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还百姓一个明净的天空、优美的环境,我市从尽快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功能入手,破解环保工作的瓶颈。2006年11月,投资上亿元、总规模5万吨/日、一期规模2.5万吨/日的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累计建设管网长度达31.6公里,日处理污水达1.8万吨左右,累计处理污水600多万吨,受益区域水质明显改善。今年2月,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日处理能力180吨的市朱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开工建设;菱塘、周巷于去年底分别建成两座日处理120吨生活污水的湿地生态处理工程,为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提供了示范典型;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和卸甲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完成立项和环评等报批手续。

近年来,我市按照“区域集中、开发集约、能源集合、产业集聚、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构筑了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产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并编制和调整了园区发展规划,同时对2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以彻底解决工业企业“冒黑烟”、“流黑水”的环保问题。此外,还采取关、停、并、转、迁的措施,先后关停了市染化厂、高华公司、玻璃厂等30多家污染严重企业,10多家城区工业企业实施了“退城进园”,同时在36家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工程。2007年全市主要污染物COD削弱量为823.37吨、SO2削弱量为278.49吨,削减率分别达5.41%、3.28%。

我市还按照塘口废水治理、底泥无害化处理和生态修复方案,全力实施列入南水北调重点治污项目的造纸黑液塘治理,目前已完成龙虬镇朱家塘废水治理,龙虬镇南角塘已处理废水总量达40万立方,周巷南塘废水处理工程已完成60%的工作量。与此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村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去年以来共清理乡级河道40多条、163公里、280万方土,村庄河塘314万方土,新增垃圾箱(池)5000多个、沼气池2000座、无害化厕所近万座。

为防止还了“旧债”又生“新债”,我市还倡导“绿色招商”、“办绿色企业”,设立“环保准入制”、“一票否决制”。同时,在去年关闭9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关闭15家“五小企业”,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让“生态高邮”清新、怡人,更具魅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