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创新服务模式 推进现代农业

2008-08-01 00:00:00    作者:赵秋宸 李荣忠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近年来,界首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从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入手,创新为农服务体系,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五统一”的一体化生产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现状,依靠科技实现水稻高产增效,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成功之路。今年6月7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亲临合作社考察指导,在听取合作社实践情况汇报后,给予高度评价:“界首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这种模式非常好,要大力推广。”

当前,机插秧、抛秧、水直播、麦套稻、人工栽插等多种稻作技术并存,而机插秧是最成熟的通用性技术,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2003年起,界首镇尝试机械化插秧,经过两年的实践,其节本增效、高产稳产等明显优势,深受农民欢迎,农户自愿要求水稻机插的热情高涨。在市农工、农机、农林等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因势利导下,界首镇于2005年推动成立了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水稻生产一体化服务。

统一供种。机插秧属高密度、地毯式育秧,在水稻品种选择上要求很高。合作社向信誉好的供应商集中采购合适的优质水稻种子,既减少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避免了一家一户购种带来的品种杂乱、良莠不齐问题。统一育秧。机插秧对秧苗的秧龄、苗高、密度都有很高要求,需按移栽时间分批育秧。合作社根据栽插次序和栽插要求,按标准化操作程序,定期定量培育出符合机插条件的好秧壮秧。统一机插。插秧季节一到,合作社根据年初与农户签订的合同,结合土地整理、用水供应、天气等情况,科学调配插秧机,统筹安排作业次序,实行统一机插。统一管理。从秧池的备耕,到统一基肥的使用,再到苗肥的追施、揭膜后的水浆管理等,都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承担责任。统一植保。合作社对秧苗出苗后、移栽后以及大田生长期间,实施全程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害的测报、统一配方的确定、药剂的选购、机械的调配、人员的安排,降低水稻被害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作社的“五统一”生产服务,在节本、节工、节约土地的同时,实现了水稻增产,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界首镇机插秧水稻每亩可节本增收240元以上,全镇农民节本增收可达480万元以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