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3 00:00:00 作者:李荣忠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眼下正是我市罗氏沼虾上市销售的高峰期,为切实保护虾农利益,市质监局抽调精兵强将,深入塘口、市场等交易场所,严查“鬼秤”,打击欺诈行为,深受虾农欢迎。据了解,这是市质监局充分发挥职能技术优势,积极助农兴农的举措之一。
实施“标准惠农”工程,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高邮鸭是我市的地域特色,市质监局从高邮鸭标准化建设入手,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高邮鸭饲养技术规程,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扩大了高邮鸭养殖规模,每年饲养量达660万只以上,形成了20亿元的产业链。今年以来,市质监局又投入数万元,修订高邮鸭蛋国家强制性标准,帮助红太阳蛋品有限公司、三湖蛋品厂、健饮蜂乳企业、天歌食品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制、修订禽肉制品、卤肉制品、蛋品等标准15项,涵盖种植、畜牧水产、食品、饲养等多个农业产业,标准的技术要求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的全过程。目前,我市农业拥有一个国家标准,4个省级地方标准,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此外,该局还实施“品牌兴农”工程,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2000年开始,市质监局就帮助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致力于质量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2007年,“双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富裕达粮食制品有限公司、红太阳蛋品有限公司、三湖蛋品厂分别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万嘉面粉、大大饲料、宏大饲料先后获得扬州市名牌产品。实施“技术支农”工程,加强农业产业质量检验。今年以来,市质监局进一步加大检测仪器、设备的投入,强化对蔬菜农药残留及畜产品、罗氏沼虾等主导农产品市场敏感指标的检测,努力实现从定性检测向定量检测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打假护农”工程,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查获10多个批次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化肥、农药。同时,针对夏粮收购、罗氏沼虾交易中出现的“鬼秤”现象,市质监局每年都适时开展“查鬼”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