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4 00:00:00 作者:赵秋宸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过后,给我市棉花生产造成一定危害。近日,甘垛镇棉花产销合作社抽派8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棉农生产自救,深受广大棉农欢迎。
成立于1999年3月的甘垛镇棉花产销合作社,始终以全心全意为棉农服务为宗旨,合作社由创办之初的10个村1600户社员、植棉面积7000亩,已发展到目前28个村、入社社员3268户、植棉面积23462亩,其中邻近兴化市2个村270户。几年来,累计发放二次补价293.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190万元。先后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合作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被农业部评为100家示范合作社、扬州市重点龙头企业,被农业部表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被列为省级龙头企业。企业资信等级为“三A”。
巩固产销协作关系,让社员多得实惠 。通过几年抽样调查测算,正常年景棉田亩产籽棉达630斤,植棉收入逾1400元/亩。入社社员与非入社社员相比:按每亩多收60斤籽棉计算,多收135元/亩;按提升半个级计算,可增收25元/亩;二次补价增收27元/亩,三项合计社员每亩可多收入187元,全社社员全年增收300余万元。此外,合作社规范利润分配,做到以丰补欠,以工补农,2007年合作社用于社员二次补价38万多元。
合作社始终围绕四统一,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统一发布信息,及时将全年棉花行情态势分析传递给社员,引导农民稳定种植面积,及时与社员签订产销合同。统一更新品种,根据市场走势,每年引进试验示范一批棉花品种,走品种创新之路。统一开展技术示范、指导、培训。聘请市、乡镇农业专家、技术员深入到田头讲解,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利用黑板报,印发技术资料,传授植棉实用技术。统一收购服务,在周围植棉乡镇设立多个收购站点,对离收购站点较远 、 交通不便的地区, 合作社采取上门收购或补贴农户运费。
合作社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增强合作社亲和力。2004年合作社投资60万元修建了荷花村中心公路,近2年又先后投资80多万元用于村道路建设; 对缺乏资金和劳力的社员给予帮扶,合作社龙头企业现有正式工150人,80%以上来自土生土长的本镇农民;另外在收购季节,企业招用季节性临时工250余人,合作社在人员招收过程中,对入社社员家庭有困难的尽量安排进厂工作;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接收部队转业人员和安置现役军人家属达20人,录用懂技术、业务精的下岗工人充实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