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4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两会”大幕先后拉开后,透过一份份提案、议案,进入人们视野最多、引发讨论最热的,依然是关乎普通老百姓“衣食住行学医”等民生话题。庄严的会场上,“民”味越来越浓。
“民”姓建议,几近“半壁江山”
在建议、议案组,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紧张地为建议分类并录入。截至昨天中午12时,大会已经收到议案17件、建议138多件,其中,姓“民”的话题几近“半壁江山”。重视职校发展、强调关注农民工权益、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优先发展公交……人大代表们交出的件件建议,物价、就医、就业、教育等无不涉及,聚焦关系
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可谓民生话题无盲点。
大视野小视角,皆为一个“民”字
大到农民工培训,城市教育资源配置、医疗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小到一处红绿灯设置、一趟公交线路调整的“鸡毛蒜皮”,代表们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视角表述着自己的意见。大小繁简,相映成趣。
代表杨庆林、徐华、赵万和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古城保护,展示古城风采”的建议,以及代表徐顺山提出的关于“兴建高邮市体育中心”的建议,都从如何加快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措施。
相对于这些“大视野”的宏观建议,更多的代表、委员选择了小视角,盛福朝代表交了4件提案,件件关乎民生。他在会前深入社区听取民情民意时,一位居委会主任反映说,人民公园的环境亟待改善。就这点“小事”,也正式列入了盛福朝的“两会”建议。另外,他还提出了关于“珠湖路改造整治”、“金桥路路灯设施”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