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脱贫攻坚 任重道远

2009-06-28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侧记

26日闭幕的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全市农村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情况。据了解,近年来,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村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和措施。到2008年底,全市农村建档立卡的13552户贫困户中,已有5127户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占贫困户的34.9%;我市帮扶的60个经济薄弱村中,已有20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村。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向被帮扶村投入资金829.8万元。为进一步将扶贫攻坚工程惠及广大群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会上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尤泽勇认为,现在部门挂钩联系乡镇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有长期的,也有临时突击的,但都随即安排,没有相对固定。如发改委扶贫三垛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甘垛镇,高效农业工作联系龙虬镇,秸秆禁烧工作联系开发区……这就让部门精力分散,应顾不暇,不利于做好工作。建议市委统筹,每个乡镇以一个综合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参与,形成一个挂钩帮扶小组,这样有利于联系持久,情况熟悉,做出成绩。建议“扶贫办”要加强“企帮村”检查督促,对于实在不愿意或确实无能力的企业要有退出机制。

张春元委员提出,要加大对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全民共识,强化全社会、全民脱贫攻坚的意识;要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帮扶对象要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进行转变,帮助被帮扶对象形成自我脱贫攻坚的意识。

周荣祥委员则提出,必须实施开发式扶贫与求助式扶贫并举。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帮助村级因地制宜制订脱贫计划,尤其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帮助村级兴建标准化厂房或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贫困户也要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帮助其脱贫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可组织劳务输出或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其发展养殖、种植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要纳入低保。对因病致贫的,在提供多种形式的救助的基础上,发动社会力量予以捐助。同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对薄弱村的帮扶情况纳入市级机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考核内容。

吕天龙委员认为要从源头上抓起,严格控制各项达标升级活动,减轻村级负担,避免新的债务。要加大财政转移力度,特别要对经济薄弱村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逐年化解债务。让村级干部轻装上阵,多一点精力忙于经济建设、公益事业。弱势群体、贫困家庭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关心,提高低保标准,给予大病补助等。要加大脱贫攻坚考核力度,特别是垂直部门要加强教育引导,向上级部门通报情况,定期公布脱贫效果。

郭登明委员表示,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注重增加村级经济和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进一步加大和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牵头部门工作职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强化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