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7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记者在马棚镇采访时获悉,为了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采取建载体、找项目、借外力等举措,确保到2010年全镇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据了解,到2007年底,马棚镇还有573农户、1121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要想实现全镇全面小康,必须摘掉这些人的贫困帽子。为此,该镇把实施农村脱贫攻坚工程列入镇三年振兴计划。
针对农民抱守“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想,镇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等载体,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让闲散的土地向大户集中,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阳沟村6个村民小组流转土地1248亩,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招投标发展罗氏沼虾产业。合作社成员土地年租金每亩每年获得508元到705元,村民为养虾户拉网做杂工等,短短的养殖季节,每人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全村14个贫困户因此一举脱贫。
发展有机稻米,带动贫困户增收是马棚镇脱贫攻坚的又一举措。镇里把有机稻米项目落户塔院村,并组建了塔院有机稻米种植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十桥、钱厦、金塘等村发展有机稻米1500亩,实行稻鸭共作,每亩帮助农民增收500元左右,种植有机稻米的贫困农户基本上脱贫致富。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马棚镇还与结对帮扶的部门单位沟通联系,争得帮扶工作主动。扬州市城管局、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扬州日报社、扬州市电信有限公司、高邮红太阳公司等部门、企业人员来到被帮扶的贫困村,走访贫困农户,共同研究制订脱贫攻坚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到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效果非常明显,许多贫困户、贫困人口甩掉了贫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