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2 00:00:00 作者:陆增来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1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获悉,自我市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增强,农村水环境面貌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市累计改善排涝面积110.7万亩、灌溉面积70.8万亩,增加旱涝保收农田33.7万亩,新增土地复垦面积343.8亩,新增造林96.7万株,利用河道水体进行水面粗养面积8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田产出率。据不完全测算,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的实施,平均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
我市在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中,累计清除水花生1035.48万平米,清理垃圾17359吨、杂物11034.5吨,拆除鱼罾鱼簖1564处、圈舍厕所34395座、棚屋1472间,搬迁草堆4415个,铲除扒翻种植152.3万平米,农村河道连通了,水流顺畅了,水质改善了,水资源优化了,水环境变美了,人居品质提高了,“蓝天、碧水、绿岸”的水乡风景逐步得到恢复。
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的实施,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加、环境的改善,而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2007年,我市在开通界首镇新六安河后,又相继实施了老六安河、南北河的疏浚以及南部区域河塘的联片治理,使处于次高地的界首镇彻底摆脱了“下雨排涝、无雨抗旱”的尴尬。2008年,完成周巷镇双沟村河塘整村联片治理后,8月18日,村民代表自发敲锣打鼓地将一块“情系三农,惠民似水”的牌匾送到水务站,表达感激之情。2009年7月10日,界首镇品祚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将“河道疏浚,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市河道管理处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