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7 00:00:00 作者:高来明 来源:今日高邮
近年来,我市卸甲镇把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做强经济大镇,首先要做好文化大镇的共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组织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动情的歌曲唱起来,动感的舞蹈跳起来
2008年5月份,由省文化厅、省文联组织的百名艺术家百场文艺汇演在卸甲镇首场演出,吸引近5000村民前来观看,这是该镇打造文化大镇的“自选动作”之一。一方面把歌星、笑星请进来,为本镇文化事业加油、添彩;一方面利用《乡村之声》歌咏大奖赛捧红自己的“明星”,该镇不断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思路和方式,做活了文化事业大文章。《兵哥哥》、《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响了农村文化的主旋律,唱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心声。免费为村民送电影、送戏,是江苏省文化厅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大举措,卸甲镇组织三个放映队免费到24个村巡回放映,受到了村民的欢迎。针对老年村民爱看戏的心理,该镇宣传文化部门与周庄村别出心裁地将传统戏剧送到大棚蔬菜园田头,既增加了农民的精神“营养”,又调动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跳健身舞、做健身操一度是城里人的“绝活”,口袋渐渐鼓起来的农民对此早就心动和“手痒”,该镇瞄准这一良好势头,在镇行政中心广场安放音响设备,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健身、跳舞。在此带动下,不少村也成立了自己的健身队和舞蹈队,随着音响节拍,村民们翩翩起舞,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书香工程”为农民增收致富增加“知”本
今年3月份,该镇广泛开展了“农民读书月”活动,各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功能,积极引导农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北戴村组织养殖户到“农家书屋”学习养殖科技知识,提高了村民增收致富能力;一平、周庄等村组建了种植业科技读书小组,为发展高效农业搭建了平台;金家村与卫生服务站结对读书,学习活动有声有色。对尚未建成“农家书屋”的村,在逐村调查的基础上,今年该镇积极向有关部门募集图书和书橱,共募集图书7900册,书橱22张,社会捐书1500册,使全镇真正达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为加强“农家书屋”的长效管理,该镇还定期举办村图书管理员培训班,使他们掌握图书编码编目、图书管理、借阅的基本知识。
挖掘和整理并重,非遗得到传承和保护
今年6月份和8月份,卸甲木偶戏两度走进扬城,在风景秀丽的瘦西湖登台亮相,引起游人刮目相看。送亲奶奶习俗被扬州电视台《小青别宝》栏目拍摄播映,并被选送到《江苏电视台》播放。小小木偶戏和淳朴民间风俗做活了卸甲文化大文章,展示了卸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该镇在历年普查的基础上,今年组织各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专项普查,发放普查表格24套,对全镇非遗项目进行逐项登记、造册归档。迄今为止,该镇有2项非遗项目申报江苏省第二批保护项目,3项列入扬州市首批保护名录,7项列入高邮市首批保护名录,近50项列为镇级保护项目。卸甲木偶戏的传承人吴锦田先生被列为扬州市首批传承人之一。与此同时,该镇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认真排查,深入走访,充分挖掘和保护文物,经过市文物普查组的GPS定位,该镇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毛伯勤烈士纪念碑、卸甲村的清代贞节牌坊、吴沂庄的清代古民居,被确定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