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2 00:00:00 作者: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访《中华文学选刊》主编、著名评论家王干
“每次到北京拜访汪老时,他都会亲自下厨做菜。吃汪老做的菜,可以说是我最大的幸运。”2月27日下午,《中华文学选刊》主编、著名评论家王干讲述了对汪老的印象。
王干说,今年是汪老诞辰90周年,让人感到遥远又短暂。遥远的是汪曾祺的文学韵味好像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已经经典化地活在文学和文学史中。短暂的是汪曾祺先生已经去世13周年,但大家觉得还是昨天的事情。在文学圈里,人们说起“汪老”,似乎还是一个活着的健在有趣的好老头,或许因为自己和汪曾祺先生生前打过交道,经常有意无意地和人们议论起汪老,听到的几乎都是称赞、称道甚至称颂。
“我追求的是和谐,不是深刻。”王干认为,汪老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汪老的作品因此越来越被读者所喜爱。国内对于汪曾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汪曾祺,中国文坛还有这样一个作家。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汪曾祺,汪曾祺研究会和研究汪曾祺的论文、书籍越来越多。三是进入新世纪,传播汪曾祺。他的文学作品中饱含的哲学、人文、和谐、美学和乡土气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