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4 00:00:00 作者:韩国路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下发水稻田管技术意见,要求各乡镇根据不同的稻作方式和苗情,因田制订相应的田管措施,力争早发苗、长壮苗,确保秋熟丰产丰收。
今年天气异常,给我市水稻生产带来了播种期推迟、种植粗放、出苗不匀、秧苗生长缓慢等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为此,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希望各地农民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田管措施:
及时追施分蘖肥,因苗抢管促早发。手栽粳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施好分蘖肥 ,每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机插粳稻和抛秧粳稻用专用壮秧剂10公斤加除草剂撒施;杂交中籼或常规中籼稻,每亩施尿素5.0至7.5公斤;直播稻每亩用专用壮秧剂10公斤加尿素5公斤施用 。
坚持科学灌溉,加强水浆管理。还田的秸秆会释放有毒物质阻碍发根和分蘖,因此,在移栽后15天左右即有效分蘖时段内,必须坚持浅湿灌溉;要做到“时到不等苗”,及时排水搁田,控制无效生长。目前,水稻水浆管理总体上要保持浅水层,增加土温,促进秧苗早发,对于秸秆还田的田块,要适当脱水,加快秸秆腐烂以及排毒。
突击防控灰飞虱,抓好化学除草工作。今年灰飞虱发生量创历史新高,因此在移栽前药剂保护的前提下,各稻在移栽后5至7天和10至15天,分别选用噻嗪酮、吡蚜酮、毒死蜱等药剂防控。药后1至2天灌水3至5厘米,提高防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