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特色养殖趟出富民路

2011-09-06 00:00:00    作者:周 麟 陆永霞 季茂芳    来源:今日高邮

——记马棚镇东湖村党支部书记郭长銮

        人物档案:郭长銮,女,1962年生,1994年入党,1997年任大东村村委会主任, 2007年10月任东湖村村委会主任,2008年至今任东湖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高邮市双带党员示范户”、“高邮市巾帼创业先进个人”、“扬州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等荣誉。

“以前种4亩多田,一年下来收入也就三四千块钱,跟着郭书记养殖罗氏沼虾后,我每年收入近5万元。”1日上午,马棚镇东湖村九组村民黄素华兴奋地告诉记者。近年来,东湖村涌现出一大批像黄素华一样的特种水产养殖户。

“一年两季粮、闲时无事做、花钱心发慌。”这是1997年郭长銮刚刚担任村委会主任时村民们的收入状况。怎样才能让村民们富起来?祖祖辈辈种庄稼的郭长銮明白,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无论怎么吃苦,村民们的日子都很难得到改善。当得知周边乡镇的一些村民靠养殖罗氏沼虾走上发家致富路时,郭长銮的心一下子亮堂了:“罗氏沼虾价钱这么高,销路这么好,我们村为什么不能发展罗氏沼虾养殖呢?”

 “当郭长銮下定决心动员村民们养虾致富时,有些人说她是想钱想疯了。”直到现在,东湖村几位村民对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郭长銮决定自己先行试养。雷厉风行的她说干就干,一下子承包了村里30亩土地。从开挖虾塘到购买虾苗,从起早贪黑喂养到成虾上市,几个月下来,郭长銮人瘦了、脸变黑了。但年底一算账,她不但收回了当年全部投资,还净赚了8000多元。

 种稻填肚,养虾致富。看到郭长銮养殖罗氏沼虾赚了大钱,村民们纷纷登门向她请教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其中不少人跟着她发了“虾财”。

近年来,随着塘租、工资、饲料等养殖成本的逐年加大,罗氏沼虾养殖效益明显不如以前。郭长銮在喜悦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担忧。

“必须为村民们再趟出一条养殖新路子!”于是,郭长銮多次到苏南、上海等地考察水产养殖新品种。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后,郭长銮发现黄颡鱼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也很好。2010年5月,她果断地将38亩虾塘改养了60万尾黄颡鱼苗。“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明年5月份这些黄颡鱼上市后,将有10多万元的纯收入。”郭长銮自信地告诉记者。“郭书记看得远,跟着她走,我们心里很踏实。”看到郭长銮调整了养殖品种,同村的黄干明、黄贵友等罗氏沼虾养殖户也改养了黄颡鱼。

如今,东湖村特种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郭长銮所在东湖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绿化合格村”、“扬州市卫生村”、“高邮市全面小康村”、“高邮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