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全市土地执法监察 “无盲区”

2011-09-15 00:00:00    作者:江晓明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日前,我市一公司在未办理用地手续时,就在占用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张某所在村的土地进行施工。张某发现后,立即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制止,并及时向国土部门汇报。经国土部门现场调查了解,该企业计划用地32.87亩,刚通过国土局预审,还未供地。为此,国土部门立即与该公司负责人联系,一方面要求企业立即停工,另一方面进行法规政策宣讲,公司负责人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表示办好手续后再动工,一起违法用地行为被控制在萌芽状态。

据了解,在我市,像张某这样活跃在农村的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共有313人,他们除了协助做好本村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监督、检查本村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外,还协助国土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

执法力量不足,巡查手段单一,一直是困扰国土部门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市国土局创新开展工作,于2008年起尝试建立村级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队伍。当年4月,首批信息员正式上岗。

据介绍,开展动态巡查是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村级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以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公路沿线两侧区域作为巡查重点,每周巡查次数不少于两次,每次巡查都填报记录表。对发现的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未经许可在耕地上建房、取土等违法行为,及时向所在乡镇国土所(分局)或国土局报告,同时开展先期劝导、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等工作,尽可能减少违法用地的危害。

为加强管理,各乡镇国土所(分局)都建立了信息员工作台账和业绩档案。各乡镇每年拿出专项经费,给信息员发放劳动报酬。对辖区内发生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未及时报告并造成较大影响的,扣减当年应得报酬的20%,每增加1起增扣20%;对不履行职责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员,发现3起违法用地案件未及时报告的,扣除全年报酬并解聘,以此保证队伍的素质。

 在我市,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还是涉地信访第一责任人。发现问题时,他们及时介入调查调解,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一般信访不出村。当发现有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重大信访苗头时,信息员在做好稳控工作的同时,立即向乡镇政府和国土所(分局)报告,并协助处置。村级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制度实行以来,各乡镇的涉地信访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一批老上访户得到了稳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