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8 00:00:00 作者:朱晓峰 杨代忠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对于周巷镇前进村种粮大户薛连春来说,今年秋天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眼下,他家的150亩水稻即将收割,预计亩产量达到1100斤左右。
薛连春是庄稼地的老把式,同时也是周巷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从1983年开始,他就承包别人抛荒的田地,这一承包就是28年。2004年,他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并赴北京领奖,还受到农业部领导的接见。
薛连春说:“刚开始承包田,没想过赚多少钱。当时粮价低,种田上缴的各种费用也多,许多农户在田里一年忙到头,到了年终落到口袋里没几个钱。许多农户将自家的田地抛荒,自己外出打工。”看着不少田被抛荒,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薛连春坐不住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念头:那些田块被抛荒了太可惜,即使赚不了钱,也要把那些田承包过来。就这样,从最初承包10多亩,到后来的20多亩,薛连春承包的地越来越多,最多时他曾承包400亩地。
薛连春告诉记者,在农业税取消之前,种田赚不了多少钱,除去种田所需的各种费用,一亩田能赚个百十来块钱就到顶了,一家人忙在地里,一年下来全家人靠种田赚的钱有时还不如一个人在外打工一年挣的多。农业税取消后,老薛开始尝到了种田的甜头,这田也是越种越舒心。
“国家对‘三农’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不但取消了农业税,种田还有各种补贴,农民种田可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过去田地抛荒后,基本没人要;如今被流转的地大家是抢着包。要承包地,得参加竞标,价高者才能拿到承包权。”这些年,随着薛连春的岁数越来越大,种太多田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这两年,他只承包了150亩地。
谈到这两年种田的收入,薛连春说,去年自己种的150亩田,除去各项开销,每亩纯收入500元,150亩地让自己赚了个七、八万。今年老薛种了水稻新品种,“按照目前市场上稻谷的价格,估算水稻的产量,今年收入肯定比去年好。”薛连春笑呵呵地说。
与别的种粮大户一样,薛连春在种田过程中也面临诸如生产成本上涨过快、自然和市场风险较大等问题的困扰。薛连春期盼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抗风险基金,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打击假劣种子,把一些高产优质种子尽快交到农民手中。这几年,市场上的农资价格上涨很快,“粮价高,补贴多,但政府给我们的实惠有一半多给成本涨价掏走。”薛连春期盼,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能够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提高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