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4 00:00:00 作者:刘金友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此举已在全省粮食系统全面推广
本报讯 稻香四溢,金黄遍野,又到秋粮出售时。10月31日,记者在卸甲粮管所采访,巧遇来此售粮的卸甲镇龙奔村村民刘春虎。刘春虎告诉记者:“以前卖粮后,口袋里放一匝子钱,手上还要拿口袋什么的,像我这种马大哈,稍有不慎,就会把钱弄丢了。现在好了,来卖粮时把圆鼎借记卡带上,粮站把售粮款打到圆鼎借记卡上就行了,我再也不会担心钱会丢掉,粮站为我们这些种田人想得可真周到。”
我市是江苏省产粮大市(县)之一,近年来,由于秋粮收购中大额现金交易的售粮农户和粮食经纪人不断增多,这不仅给售粮农民资金携带带来了风险,也极易造成收购主体现金准备不足。另外,每到收购旺季,大量现金往来还增加了收购链条各环节的管理成本与风险。银行、收储企业和粮农因此而要求改变收购资金结算方式的呼声迭起,传统的资金结算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改善支付结算环境,给收储企业和粮农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资金结算方式,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2010年夏粮收购中,市粮食部门就主动与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合作单位一起研究对策,在全省率先使用网上银行结算农民售粮款。据了解,只要农民在售粮时带上本人在信用社开立的涉农补贴一折通、圆鼎借记卡或个人结算账户,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负责将农民售粮款准确无误地转入售粮户相应账户。此举既可简化农民售粮时的结算手续,又可消除农民售粮后携带大量现金带来的风险,此举已作为一项创新成果,在全省粮食系统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