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3 00:00:00 作者:杨 星 来源:今日高邮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讨论侧记
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与会委员重点就事关民生的“全市农村公路管养及危桥改造工作情况”进行了热议。
关于农村公路管护及危桥改造情况的审议意见。委员们普遍认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村村通上了四级公路,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在加强公路建设的同时,通过政府推动,措施促动、典型带动、政策驱动,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已连续八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与此同时,我市抢抓省对农村公路桥梁改造“以奖代补”的政策机遇,启动实施对农村危桥改造工程。
针对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及危桥改造存在的问题,周清荷委员建议,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公路管护机制。按照新出台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公路分级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各级人员对公路管养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责任主体明确、职责明确、奖惩明确,提高养护工程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对于危桥改造,要采取“地方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落实资金,加强监督,严把设计关、程序关、合同关、质量关、验收关。建立一桥一档案制度,确保全市桥梁处于可控管理状态,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走上“安全路”、“放心桥”。周荣祥委员建议,要加大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爱路护路的意识;要加大公路管护投入力度,将公路管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有所增加;要加大公路管护执法力度。加大对随意在公路两侧搭建、晒谷物等行为的执法力度;要加大农村公路安全实施建设力度。在重要的路口增设红绿灯。蒋杏朝委员希望,要不断总结经验,确保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强化管理养护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管护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路政执法;要加大危桥改造力度和加快改造步伐。按照三年改造计划,逐步投入到位,对改造危桥任务较重的乡镇,适当给予政策倾斜,确保改造资金到位,改造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