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6 00:00:00 作者:王伟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由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我市筹措配套资金建设的惠农重点项目——五里坝烘干房项目,已完成土建、配套工程和设备安装调试以及项目资金使用审计工作,日前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江淮区域是粮食主产区,稻谷收割期一般在11月份左右,这个时期气温低,日照效果不理想,稻谷在多次翻晒下易脱壳,整精米率下降,水分达不到安全储存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在我市实施五里坝烘干房项目。该项目采用日本产CEL-1200型成套烘干设备,日处理原粮200吨。根据试验数据显示,92.7吨原始水分为22.42%的稻谷经过8小时烘干处理后,出机水分为16%、粮温为摄氏18℃至20℃,基本无杂质,每公斤烘干成本0.10元;76.8吨原始水分为18.7%的小麦经5小时40分烘干处理后,出机水分为14%,无杂质,每公斤烘干成本0.08元左右(剔除扣入水分粮)。
据介绍,五里坝烘干房项目建成后,对帮助农民增收和安全储粮、国有粮食企业掌控粮源、保障入库原粮品质都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