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专题询问“走进”我市人大常委会

2011-12-15 00:00:00    作者:林玉顷 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二○一一年人大工作回眸之二

盘点2011年我市人大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围绕“服务大局、公正司法”和“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两个议题,开展了两次专题询问,一时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法院人手少,办案任务重,案多人少的问题困扰法院效能的发挥。请问韩院长,如何将审判力量向办案一线倾斜?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审判效率、缩短办案周期?”

“当前,检察机关不同程度存在不敢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请问鞠检察长,下一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

“近年来,为弥补警力不足,公安机关聘用了大量辅警人员,对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辅警人员工作能力欠缺、素质不高、形象较差等问题。请问高副市长,目前我市公安机关有多少辅警人员?下一步如何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教育、管理、培训?”

……

这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且又直指时弊的问题,出现在8月17日下午的高邮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会场。当天下午3时,在高邮工商局会议室,市人大常委会在分别听取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近年来服务大局、公正司法情况汇报后,6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就如何加大执法办案公开力度、提高审判效率、破解执行难、加强法律监督、预防职务犯罪、辅警使用、发挥村(社区)警务室作用、保护律师辩护权、会见权和阅卷权等12个问题向市“两院”、公安局负责人现场提出询问,在两个多小时询问活动期间,委员们“问”得认真、到位,应询者“答”得坦诚、靠实,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应。以专题询问的方式对市“一府两院”及其部门进行监督,督促其更好地改进工作,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这在我市人大历史上尚属首次。

紧盯重大主题

服务大局、公正司法是市“两院”、市公安局的共同主题,也是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密切相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市法院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在强化能动司法举措,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有效化解涉诉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市检察院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参与平安创建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市公安局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在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深化平安高邮建设,创新服务举措,规范行政执法等方面成效明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但是,这三个部门的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以“服务大局、公正司法”为主题,组织专题询问活动,目的就是贴紧市“两院”、市公安局的工作实际,使询问的主题更加突出,使委员们所提问题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使监督更有深度,有利于市“两院”、市公安局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够进一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问大事、询大局、紧盯重大主题,成为我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

关注民生热点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城区农贸市分布不均、设施简陋、管理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已远远不适应广大市民生活需求。请问市政府下一步采取什么样举措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

“据调查了解,今年供销社有四个农贸市场列入市政府升级改造和建设计划。请问供销社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如何实施四个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工作,保证年内建成?”

“请问市农委,我市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现状咋样?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让百姓吃得放心?”

这是10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如何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对市政府及市商务局、供销总社、城管局、城建局、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农委、物价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询问时发出的询问之声。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 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市人大常委会在年初确定专题询问的议题时,选择了社会普遍关注、事关广大市民生活的“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这一热点问题,让百姓切身感受到市人大常委会浓烈的民生情怀。

力求有备而问

纵观两次专题询问,委员们的询问直击要害、发人深省,问题看得准、想得深,极具前瞻性。其实,为组织好这两次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事先召开主任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同时,围绕“服务大局、公正司法”、“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这两项议题,开展深入调研,发放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乡镇人大代表的意见,并与市政府、市“两院”以及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反馈各方意见和建议。对拟提出询问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归集整理,反复推敲;对专题询问的形式、程序等作了精心安排,并将专题询问的问题提前通知市政府、市“两院”及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准备、组织答复。由于准备充分,委员们在专题询问时所提问题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应询者答复时重点突出,承诺到位,使问答双方都对专题询问的效果表示满意。

形式不断创新

虽然专题询问对市人大常委会来说,是首次“试水”,但在实施过程中不乏创新之举。如首次对市“两院”、市公安局开展专题询问时,要求提问时每人每次不超过两分钟,回答问题时每次不超过五分钟,如果询问者对回答不尽满意,还可以对应询人进行追问。“追问”成了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的一大亮点,使询问会场高潮不断。第二次专题询问时,市人大常委会扩大了参与面,邀请了乡镇人大主席、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民观察团成员60多人列席询问现场,并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答复部分市人大代表的询问,此举使普通人大代表也行使了询问权,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

放大询问效应

询问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真正解决问题才刚刚开始。询问活动后,市政府、市“两院”及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询问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照答复和承诺,逐条梳理,每一个问题都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办理落实时限,并将落实方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将办理情况如期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促进相关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使询问活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果。

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有益尝试,正以其独特的功效,为人大监督工作带来新的气息、新的气象。“市人大常委会以专题询问这种形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是一种创新,是对政府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有利于我们找准问题,落实整改,把工作做得更好。”这是副市长乔国银在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结束时说的一番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德辉表示:“专题询问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程序规则上,还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我们将认真总结这两次专题询问的经验,推动专题询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使今后的专题询问工作更加有声有色,更加富有成效。”

专题询问正在健步“走进”我市人大常委会,相信在今后的人大监督工作中将会展现出更大的活力与动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